晚清军事改革为何失败(4)历史

19世纪的晚清,在饱受国内动乱和西方海军舰艇枪炮蹂躏之后,统治者痛定思痛,在军事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依托勇营、修建学堂、筹建海军、派员留学,开始了重塑军事强国的艰难探索。

但清末军事改革的进程轰轰烈烈,结局却格外惨淡。纵观整个过程,得失令人扼腕,令后人幡然醒悟。

内忧外患迫使清廷实施军事转型。

19世纪中叶,国内抵抗运动风起云涌,八旗军节节败退,清政府不得不面对八旗军战斗力下降的事实,开始起用团练。

雍营制度起源于嘉宝团训,多由地方官员组建。起初,它是一支对付太平军的地方武装,包括项勇、怀勇、于勇和廷勇。在建制上,“营”是作战单位,由总司令指挥,每个营500人左右,加上180人(类似工兵、辎重兵)。全营38个队,包括2个开山炮队,8个步枪队,9门小炮,19刀矛,结构简单,易于组合。为配合指挥调度,设立了营部,下设巡检司、军巡司、钱部、军械司、审判司、公文司、开书司、计划司,形成全军指挥中枢。

整体来说,有固定整齐的编制,合理的冷热兵器,分明的攻防体系。与八旗相比,其战斗力更为强大。因此,应永很快取代八旗成为晚清军队的主要军制,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但勇营制度只是地方官员的一种回应,其目的只是为了镇压民间动乱,并不构成真正的时代变革。清政府对海上力量的重视和发展更加深刻。

当时海权概念方兴未艾,各国海上力量发展迅速。1874年,李鸿章指出:“船和电报的速度快。军事装备机械精良,工作力量百倍。炮弹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水陆关隘不限,是千年不遇的强敌。”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世界格局发生了质变,开始抬头看世界。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中国为士兵支付了50.2万元。深感中国不是小国之敌,清政府联系英国购买军舰,由此拉开了海军建设的序幕。

除了积极购买军舰,清政府还十分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先后派出几批90余人赴西方国家学习军事。此外,还积极引进外国智库,如法国的比奈尔、英国的戈登、郎维理等,体现了清政府对建设现代化军队的渴望和重视。

与此同时,清政府着眼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开始兴建军工厂、军校、军港和基地。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江南海运招商局、金陵制造局等一批当时有影响的兵工厂相继建立,基本形成了军事工业体系的雏形。

清政府还先后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枪操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军器学堂等19所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人才。65438年至0878年,清政府开始筹划建立旅顺军港,用于装甲战船的维修,并苦心经营大古、阿哈瓦等基地,巩固海防。

在具体制度上,清军也主动与外界接轨,积极融入世界潮流。比如北洋水师成立时,就参照英德相关海军制度拟定了《北洋水师章程》。宪法对船制、官制、晋升考核等12个方面都有完整的规定,有些观点很有远见。

就北洋海军而言,在人员设置、训练组织、礼仪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已逐步融入世界海军发展趋势。当时,华南的海军除了在中国的港口巡逻外,还经常出现在朝鲜的仁川、釜山、元山和济州岛,日本的神户、横滨和长崎,俄罗斯的木虎尾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已经成为远东的海上强国,牢牢控制着西北太平洋的制海权。根据英国《伦敦军备报》1891的评估,中国海军排名世界第八,日本海军排名第十六。

这些变化确实给晚清军事力量注入了活力。对内,清军迅速获得了平息叛乱的能力,保证了国家20年的相对稳定,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外,清军在防范日本侵略东部台湾省和朝鲜、俄国觊觎西北和东北边疆、法国军队入侵西南越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晚清强军努力难以持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前所述,种种实际行动表明了清政府军事改革的诚意和决心,但由于保守思想的固化,官员内耗不断,国民改革意识淡漠,其军事改革难以持久。

首先,清军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还是落后的。以团练为例,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军事组织,确实为清军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其组织体系仍然简单单薄,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这种制度的落后主要体现在勇营中地方色彩浓厚,各勇营新兵大多偏爱老乡,不利于聚集人才。

永营的私人性质也很严重。其成员均由各级将领招募,忠于个人而非国家。另外,这种军制很随意。招募是勇敢的,复员是为了人民。军人缺乏身份认同和崇高的战斗信念。甲午战争后,新洋军相见,勇营制衰落不可避免。

其次,清廷决策层的弊病耽误了其军事发展的宝贵时机。早在鸦片战争后,包、龚自珍、魏源等知识分子就对当时的社会弊病直言不讳,要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当时战争已经结束,社会逐渐恢复和平和谐,国人也不愿再提过去。讨论当前的政治弊病成了统治者的禁忌。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清朝失去了鸦片战争后20年的“改革机遇期”。后来由于内忧外患的刺激,满清统治者终于醒悟,出现了所谓的“同治复兴”。但随着同治皇帝的倒台,统治阶级的一系列顽固习气再现,其中挪用海防经费修建颐和园最具代表性。

据学者考证,北洋海防和北洋舰队的建设经费约为3000万两白银,而慈禧太后花费2000多万两修建颐和园,使海防建设陷入停顿。当时,李鸿章深感北洋舰队的装备日渐陈旧,在《检阅海军建成奏折》中说:“也就是说,日本这个小国,20岁还能省吃俭用,添置一艘巨舰。自14年北洋水师开营以来,中国至今未增一舰。它只能勤勤恳恳训练现有的20多艘,偷了以后很难继续!”然而,无论有识之士如何担忧,慈禧仍在大兴土木。

问题不仅出在慈禧身上,还出在整个清廷的决策层面。清末光绪年间,开明的恭亲王被朝廷废黜,保守短视的醇亲王上台,贪得无厌的贝勒奕劻管理宰相衙门,导致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内在动力。比如海军衙门建立后,就被一群满清权贵操纵。他们根本不重视海防和海军建设,在不知道国难将至的情况下挥霍宝贵的海防经费。

第三,当时社会人才的培养和军事将领的观念不能适应现代军队建设的需要。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不仅要有新式的军舰和枪炮,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严格正规的组织训练和优秀的军事管理人才。在这些方面,清军思想保守,内耗严重。

清政府从1872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将120名幼童送往美国,系统地学习军事科学、航海、造船和测绘,并计划于15年回国,期望他们成为救国图强、发展实业的骨干人才。这是一个为国家建设各方面培养栋梁的宝贵机会,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清廷在9年后突然将其全部收回。

在当时私人军队性质严重的情况下,不同军队的将领思想往往不一致,未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比如在国防观念上,李鸿章主张海防,左则主张堵防。这场争论持续了半年。直到中法战争,左才由西北转移到东南。他知道海防的重要性,开始支持海防建设。然而,左率军西进,耗费1200多万两白银,耗尽东南的财力支援西北,延缓了海防建设。

另外,在北洋舰队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出现了排外浪潮。左翼连长刘、右翼连长林泰与英国海军司令郎伟立发生冲突,导致其辞职。结果中英海军关系恶化,英国从海军军官学校撤回所有英国教练,并拒绝中国第四批海军学员赴英学习。这不仅将中国学生排除在英国海军学校之外,也使得北洋海军的内部建设水准不断下降。

最后,制度建设和全民关注参与的缺失,使得晚清军事改革难以继续。纵观清末各种军事变革,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局限性,难以真正凝聚举国之力和智慧。

一方面,清政府未能在国家制度层面推动军事革新。以当时新兴的海军建设为例。几乎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缺乏中央政府的统筹,只有沿海省份负责。在最初的十年里,他们被分成不同的系统。当时名噪一时的北洋舰队,就是靠着李鸿章的锲而不舍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直到1885年,清廷才任命总理府海军事务大臣负责海军建设,但晚于13年日本设立海军省。

另一方面,面对“千年不遇的变局”,清廷依然固守旧思维,对新事物犹豫不决,无意启发人们的思想。比如当时清廷对铁路电报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说得之者以为可富强兵,害之者可与祸害相提并论。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全民族很难形成真正学习和实践改革的氛围,导致其在军事改革实践中后劲不足,犹如强弩之末。

清末的军事自强运动注定是昙花一现。

纵观古今中外军备竞赛的历史关键时刻,时间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和平时期,兵变都是随风潜入夜,一切归于平静,但战争来了,却是山崩地裂,满目疮痍。所以,谁抓住了机会,谁就多了一次胜算。

1860年至1895年,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外国势力相互制衡,都为晚清军事转型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充裕的时间,但清政府未能把握住。

事实上,早在19世纪中叶,魏源就开始在他的《海洋地图集》、《圣战故事》等著作中鼓吹建立造船厂炮局、训练新式海军、制造舰船、发展航运乃至保护华侨、开辟殖民地的主张,比马汉的思想早了近半个世纪,可惜没有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日本虽然迟至1853年才被美国舰队强行对外开放,但其觉醒和变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胜于当时的清朝。从1853开始,日本积极购买战船,到1868,已经积累了100多艘,而清军购买的数量不到30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多次捐御军费用于军事建设,与清皇室挪用海防经费进行大规模建设形成鲜明对比。

1886期间,部分日舰前往北洋舰队修油。在此期间,中日人员发生冲突,共伤亡84人,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直到德国驻日公使出面干预,双方才达成和解协议,史称“长崎事件”。

1891年,日本人邀请中国海军访华。6月26日至7月18日,丁率定远、镇远、致远、靖远、涞源六舰访日。同年8月20日,日本舰队回访中国。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海军对装甲战舰定远和镇远的威力深感忧虑,随即决定扩充日本海军舰艇,准备与中国对抗。1892年,日本完成了军备计划。改造后,陆军兵力战时可达23万,海军舰艇总吨位达6万多吨。1893年,日本成立海军司令部。

除了成熟的军备,日本对中国陆海军的情况也有清醒的认识。日本人长期以来在中国有计划地从事情报搜集工作。通过使领馆官员的分析报告,军人的观察访问,以及大量的间谍活动,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晚清军事改革为何失败(4)历史

1894年4月,就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司令部二局出版了《清海军成立记》,其中详细介绍了阿哈瓦和旅顺海军基地聘请的外籍教练,他们对中国的海军动态和军事实力非常熟悉。

1894年3月29日,朝鲜爆发东学起义,原本是一场区域性的内乱,但伺机入侵中国的日本果断利用这一事件,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长期以来蓄意在东亚称霸,先后入侵台湾省、吞并琉球,再在仁武、沈嘉两次染指朝鲜,苦心探索。然而晚清末年,中国士气低落,人才匮乏,昏昏欲睡,与日本失联,导致列强割据。

1895甲午战争的溃败,标志着晚清军事自强的彻底失败。虽然转而在新军中继续探索,但也难逃被时代抛弃的命运。历史就像布满礁石的大海。潮水退去,这艘老船,这艘缺乏动力的晚清军事强国,将永远搁浅在岛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