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多少“圣人”?他们有哪些「历史贡献」?

判断圣人的标准出现在春秋时期,是鲁的医生孙豹提出的。据《左传》记载,鲁大夫孙豹在回答范关于什么是死与不死的问题时说:“世间有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换句话说,你要做圣人,就要有德,要有贡献,要站得住脚。

按照这个标准,目前中国公认的古代圣人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最后一位“半圣”是晚清名臣曾国藩。

孔子,大圣——孔子提到孔子,在中国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都是众所周知的。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从春秋到近代封建社会末期,一直被学者们称为“圣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授课的实践。他一生收徒3000余人,其中72人为“圣贤”。他带领一些弟子环游世界十三年。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曰、易、春秋。他死后,他的弟子和再弟子把他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知行合一——王阳明本名王守仁,谥号阳明。他之所以能像孔子一样被公认为圣人,主要是因为他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阳明心学,他的《列传》也是心学的重要著作。

作为一个读儒家经典长大的学者,王阳明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升级和延伸。他创立的阳明心学,反对以孔孟之道为一成不变的戒律,盲目遵从封建礼教,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阳明心学创立后,深受追捧,成为明代中后期的主流学说之一。而且阳明心学后来传到日本,对日本和东亚都有很大影响。

“半圣”——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曾国藩。虽然资质一般,但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弥补了先天不足。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组建湘军,经过多年征战,力挽狂澜,消灭太平天国。终其一生,他奉行以忍耐为第一要务,主张凡事勤俭持家,不以为官为荣。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礼为先,以忠求政,在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在功德两方面都符合选圣人的标准。他被称为半圣人的原因是他缺乏发表声明的能力。虽然他也写出了《学道经》《教家之术》《冰鉴》等经典著作,但他并没有自己的理论和学术体系,因为他走在了成圣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