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的历史沿革
龙阳,古称永昌,有“长盛不衰”之意,又称兰城。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历代边陲重镇,也是中国历史上通往印度、缅甸、伊朗等国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周朝时,它是哀牢国的第一个城市。
陇阳的建立和治理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初属宜州郡。东汉以后,设永昌郡、永昌节、永昌府。
三国时期,永昌县属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南中姓永寇等人起兵反蜀,诸葛亮只好“五月渡泸州,深入不毛之地”。平叛后,设立南方七县,永昌县的云南、协龙、俞晔三县分离,云南县设立建宁县四县。永昌领五郡。
晋南北朝时,因中原设置变化不大,仍称永昌为郡。晋代以后,永昌郡只是“名不人,天荒”,等于弃之。此时南诏总督乘机崛起,哀牢王从此迁至永昌,后迁至花梦,与俞晔部落合并,形成西南夷人。
唐初,南诏强盛,南诏得到唐朝的帮助。皮洛格被封为云南王。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8年),南诏破施琅圣旨,其余皆归永昌。皮洛格乘胜追击,取永昌之地,设虞城。当时永昌地广人稀。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亭罗在有20万户。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伊某勋还著有《剑川》、《野川》、《义东于永昌》,并见范绰《滇志》。永昌成为南诏西域重镇,设立永昌节。
到了二年(公元902年),郑编南诏建立长盛国,再通过赵天心兴国和杨仪宁国。三十五年,都取永昌地。至段建立大理国(宋朝)时,永昌节改为永昌府。此后永昌建立了政府。
元初云南平。大元帅镇设在大理。分19万户,不足1万户,1000户,1000户,100户指挥。至元十一年(1274),云南省设书省,千户改为路、州、府、县。永昌千户改州,后为府,领永平。
各省所属的道、府、州、县是政治组织,还有其他军事组织,有宣传、安抚、绥靖等官员。当初在大理设宣传部,在建宁(今甘雅、镇康)设金牙路宣传部。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大理金牙宣威部任元帅府,设永昌,辖大理、永昌、金叶东西道,都督坐永昌,至元末为重镇。
明代废除行省制,设置布政司、总务司、巡检司,统管军政、民政、司法,称为“三司分立”。洪武十五年(1382),任永昌府首席秘书,金牙卫都督。二十三年(公元1390)葛府。成立金牙军民指挥部,也主管民政,领导12户,绥靖部1户(庐江),县1户(永平),龙官司2户(施甸、枫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