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地名
原来有牌楼(牌楼)、东单牌楼、西单牌楼、西四东四牌楼,后来都拆了。
东四西四元时叫大石街,热闹非凡。它在元代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区。元都邑建立后,称为“老枢密院角城”,隶属明肇坊。当时,“开普枢密院市”有许多商号和商店,是该市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东四路口东、西、北、南各有一座三室四柱三层的高耸牌坊,分别称为思成广场、仁寿广场、包大房、赵明广场。西四路口的四个牌楼,南北朝向“大世界”几个字母。东边的牌楼叫“任航”,西边的牌楼叫“吕一”。后来,这四个牌楼有了新的名字:金城广场、明玉广场、庆忌广场和安福广场。
由于东四和西四有四个独立的牌楼,人们不再称之为“大街”,而简单地称之为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以后叫“四牌楼”会更方便。到北平解放时,这些牌楼还活着。20世纪50年代为了扩建道路,它被拆除了。牌楼没了,更容易叫“东四”“西四”。
东单和西单就是这么来的。“单”字是因为这里的牌楼是单塌的。西单的牌楼叫“詹韵”,东单的牌楼叫“九日”。这样就打通了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同样,上世纪50年代,道路扩建,牌楼拆除,只有“东单”和“西单”。
2.“大栅栏”名称的来源
大栅栏的名字在康熙年间开始流传。那时候康熙住在故宫,老百姓住在城外。为了做好治安工作,康皇帝颁布命令,规定城外的胡同也要在胡同口设围栏。因为前门靠近故宫,围墙比其他地方高,所以叫“大栅栏”。
大栅栏儿是北京的方言,但是这个名字叫了几百年,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名词,一个概念。这和普通日常语言中的方言是不一样的。北京有个地方叫大栅栏,不过是西昌街的一条巷子,另一个地方。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现代汉语的周益民教授认为,大栅栏的读音属于地名的特殊读音,“大栅栏”由来已久的读音属于保存古音。虽然目前我国对地名没有专门的规范,但播音教材中特别提到要念“大栅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