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整治了多少次?
自1972以来,黄河经常断流。中断的原因有很多,可归纳如下:
1.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一方面河道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融化吸收大量热量,导致内陆局部温度低于常年,使得内陆与海洋温差减小,进而导致季风减弱,导致季风带入内陆的水汽不足。虽然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增加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这并不能抵消蒸发量增加和季风减弱的影响。
2.植被破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缺乏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渐沙化,蒸发量较高。土地干涸的地下水需要不断地被吸收,流经河流来补充。
3.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大部分流经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乏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大部分被淹,造成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
①上游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中游是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面积小,补给量小;
(2)流域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粮食增长速度;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沿黄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黄河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④水库调节能力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⑤水费低,不能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很大。
山谷迁移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浑浊的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而被称为“浑河”。20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数为一石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增多。这些泥沙有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久而久之河床就淤塞了,全靠堤防制约。据粗略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下游有记载的决口洪水约1500次,大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北起海河,南至淮河,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对我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特征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战国以前的堤防
上限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为两岸没有堤防,河道非常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多次流经《龚宇》、《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记载的三个河段。前两个通道是河北平原以西,沿太行山麓向北,以及山景境内的大河下游。龚宇下游在今天的莘县与山景河分叉,经过今天的河北平原中部,在青县以东入海。韩志的大河离开太行山东麓,经过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从东北到黄骅县入海。战国中期以前,上述三条河流互为主导或同时存在,但共同流经韩志大河。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名。据韩志和水镜注,河北
②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初(从战国中期到西汉末期)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筑堤后,固定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2》中记载的大河,结束了长期以来多溪分流、频繁改道的局面,我们暂时将其视为黄河的第一次大改道。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人烟稀少。当初筑堤时,两岸堤防宽度为50李翰(1李翰,相当于今天的414米)。大流(水的主流)要在堤防里游走,河流的蓄洪能力强,不容易决口。后来牙齿越来越多,大堤内河航道两侧淤积的大面积滩地被开垦出来造人。河道曲折多,淤积快,险情频发。西汉末年,河南浚县的河流显然是一条“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东破黄河,河与淮河之间的洪水持续了60年。
③ 1 ~ 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开国三年),黄河在魏县(今河北省大明东)元城之上决口,河水泛滥到清河县以东的几个县。当时王莽并不主张堵他在元城的祖坟,因为河水肯定是向东流的,而且公认洪水持续了近60年,因此造成了黄河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改道。
此后近千年间,黄河下游相对稳定,偶有漫溢,无大规模分流。原因是:
一是东汉时期,大量游牧民族开始在黄河中游定居,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取代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二是公元70年,在王景的领导下,对西汉后期泛滥的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致流经冀鲁交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王滨一带),从西汉的大河,顺着古洛河河道,经过范县南部,在阳谷县与古洛河之间改道,经黄河、马家河,现在山东利津县入海。
第三,当时黄河下游支流众多,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还有一些湖泊沼泽,都起到了分洪、排沙、调流的作用。
④10世纪~ 1127(唐末至北宋末)
经过近千年的积累,唐末黄河下游河口逐渐淤塞。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改道近百里。到了五代,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
到11 ~世纪初,在山东商河、惠民、滨州等市县,河水“高楼几乎超过了房子的高度”。此后,突破口转移到冀州(今河南濮阳)和滑州(今滑县旧东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流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北宋初。
1048年,上浒河(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过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的何裕河(今南运河)和界河(今海河)在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大改道。
⑤1128 ~ 65438+6世纪中叶(晋朝至明嘉靖万历年间)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宋、东京为阻止金兵南下,留杜重于河南华县西南破河,使黄河东流经河南东北、山东西南,入泗水,夺泗入淮河。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君滑一带的旧路,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接下来的700年里,
君与滑之间的河道,曾经是黄河下游的一条狭窄河道。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决口后下游河道摆动的范围基本局限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离开这一段河道后,下游河道向东或东南弯曲,由豫东北向鲁西南振荡。晋代有记载的12决口中,决口后下游河道的振荡占该地区的65438+。
1286(至元二十三年)10黄河在武元、吴恙、中牟、演金、开丰、祥符、祁县、随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渭川、鄢陵、扶沟。一股在中牟南下,经尉氏、渭川、扶沟、炎陵等地,从水影进入淮河;一股流在开封南下,经过通许、太康等地,涡旋流入淮河。我们称之为黄河历史上的第五次大分流。从金元到明中叶,黄河变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首先,裂缝的位置向西移动。最初,裂缝大多在今天的山东省(65438+50年代和60年代),然后向西移动到吴恙蓟县(今天的原阳东部)和河南演金(65438+80年代和90年代)。从65438+70年代到65438。
第二,河流的主流逐渐转向南方。12世纪中叶以后,河水经豫东北、鲁西南流入泗水,后逐渐南荡进入豫东开封、商丘一带,经安徽砀山、萧县,入江苏徐州滩头。金元时期,人为破河两次,由河失或由涡入淮河. 46866.88868688666
第三,河流下游除干流外,同时分作几条支流,变化不确定。从12世纪下半叶(大定王统治时期)开始,出现了“两河分流”的局面。后分为三支,均流于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13世纪下半叶(元)或流入南方的淮河,有时流入东北的马家河、河和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的黄河)。往往几股并行,变化极其混乱。元朝末年(1351),贾鲁在治理河道的时候,曾经治理过一条从河南封丘到徐州的河道,史称贾鲁河。很快就废弃了。
⑥65438+6世纪中叶~ 1854(清咸丰五年)
到16世纪中叶,黄河下游多流分流的局面基本结束,“南流旧路初阻”,“全河许淠,河势大变。”后来万历初年,潘继勋实行“筑堤治水,以水攻沙”的政策,下游河道基本固定。也就是今天地图上废弃的黄河。虽然后来溢出来了,但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路线。清朝初期,修筑了堤坝。河南有一段时间相对安全,但山东和江苏的决口数量增加。江苏徐州至淮阴段还兼作运河,是“重中之重”。潘基勋河整治的重点是对两岸的大堤、格堤、月堤和远堤进行大修。清初,河道灾害的重心从淮阴转移到河口。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强占淮河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河口,使坡度发生变化,加速了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所以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的河灾最为集中。19世纪后,河道淤积破败,决口连年发生,还伴随着国内政治动荡。
⑦ 1855(清咸丰五年)~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杨澜通瓦室决口,先淹至西北的封丘、祥符县、村,后向东流至兰义、考城、长垣三县,再分三股:一股由曹州以东赵王河输至章丘;一股流经长垣县至东明县雷家庄,在此分成两股,均向东北流向章丘镇;三河交汇后,过章丘运河,经无盐河入大清河,经利津牡蛎口入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
这一决口结束了黄河下游从淮河到渤海湾入海的700年历史。在随后的20年里,洪水在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流动,从通瓦室开始,向北到达北金地,向南到达曹西安县和砀山,向东到达运河。水势散乱,飘忽不定。直到1876整河筑堤完成,黄河才现。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花园口大堤被人为打开,企图阻止日军和侵华日军西进。这次决口导致黄河南水在贾鲁河、何英和涡河之间泛滥,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灾难。这也是黄河历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据史料记载,在1946之前的三四千年间,黄河受洪水威胁近1593次,河道改道26次,决口1000多次。
黄河上一次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五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该路线。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一般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再经过山东的曹、单县。然后经过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进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郫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再进入黄海。但改道后,黄河突破原有河道,改变东北方向,借大清河进入山东渤海。
最近,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乱砍滥伐,黄河源头很可能会淹没在沙尘暴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今天它被荒山包围,到处都是沙尘暴。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生活方式的肆意砍伐是破坏水资源的主要原因,这使得这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毁灭下的又一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