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史简介

1,苏州古称吴。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古城基本保持了古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毗邻河街、三纵三横水系、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历史园林的独特风貌。历史上,它是一座传统文化发达、园林风景优美的城市,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经苏州。太湖在郊区西部,湖泊河流多,西郊丘陵多,增加了效益,赢得了大局。

2.春秋时期,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吴王命伍子胥修建阖闾城,这是苏州建城的开始。秦汉时为会稽郡治,因原为武帝,故名吴县。秦末项梁、吉翔反秦,江南风俗颇勇,绝异于后世。东汉永建四年(129),浙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东沿海)划入吴郡,以吴为统治地。汉末,孙策、孙权初从江东迁至吴,后迁至北京(今镇江),后迁至秣陵(今南京)。东晋南朝时期,孙吴与吴兴、惠济(简称丹阳)并称为“三吴”,是东南一片沃土。梁朝末年,吴郡改为吴州。隋开帝九年(589),陈灭,吴州改为苏州,因城西南姑苏山而得名。大业仍为吴州,并改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苏州。州(县)名虽几经变更,但治地在吴。武则天万岁。田童元年(696年),吴县划归长洲县。从此一市两县。晚唐时期,吴中人口增加,经济文化明显发展。著名诗人白居易、魏和刘禹锡都担任过苏州刺史。

3.唐朝末年,苏州遭受了严重的军事灾难。光启二年(886),雅攻吴城张雄,次年被赶走。隆济元年(889),从苏州取钱。次年,也就是大顺元年,杨行密从钱手中夺下苏州,不久又被孙儒夺走。孙汝军从河南逃到大江南北,到处烧杀抢掠,破坏力极大。大顺二年,孙儒焚城,钱缪收复苏州。甘宁三年(896年),杨行密率军收复苏州。钱大举反攻,于五年收复苏州。十年间,吴成八次易手,很爽。

4.在开平二、三年(908-909),杨部在淮南包围苏州达七个月之久。从此,吴与吴越休战,江南的战争灾难开始休矣。吴越自动取地于宋,发生在三年(978),距离周本之围近七十年。这一时期,吴承平、钱在太湖旁组建“浅军”,专事水利防水,农业经常获得大丰收。环秀山庄的前身之子袁琼在苏州建造了金谷园。虎丘山著名的云岩寺塔,也是乾隆二周(954)咸德元年所建。

5.宋正和三年(1113),苏州升为平江州,以吴、常州两县为治所。利用朱的“石化帮”,苏州深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宗弼的金完颜之军攻陷平江,劫掠焚城,是五代初以后苏城遭受的唯一一次兵灾,破坏极其严重。

6.南宋江南立国,士大夫多乐居吴中。名将韩世忠的住处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沧浪亭。韩夫妇也把尸骨埋在灵岩山脚下。余如、范成大、石虎、石、石娟堂等都是例子。经济也在五代北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范成大写吴君之曰:“常言道,天道在上,苏杭在地下。又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盖时,苏杭富甲天下。

7.袁将平江府改为平江道。元末,张士诚取平江,改名隆平府,在此居住十一年。元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大军破苏州,围困近一年,战灾不轻。明初,太祖仇视吴人,依附张家,赋税很重,多次强迫百姓迁居(凤阳)。宣德年间,周忱和况钟多次请求减免,但大臣拒绝执行。正统元年(1436)改。明代以吴县、常州为苏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常州郡划归元和郡。此后一市三县。辛亥革命后,三县合二为一,仅设吴县。解放后是苏州。

宋元明清都是靠江南粮为命脉,由苏州提供,居各地之首。文化特别发达,有2400名进士,36名状元。北宋范仲淹以来,名人辈出,尤以文学艺术为盛,有吴门,以沈周、、唐寅、为代表。明末清初,评点小说蔚然成风。评点《三国演义》的毛宗岗是常州人,评点《水浒传》的金圣叹是吴县人。

8.苏州园林是世界上最好的。如今大多为明清文人所建,即历史悠久,如沧浪亭、环秀山庄等,明清时期也有过修缮。其余园林如拙政园、留园、艺苑、怡园、西苑等都是明清名园,是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