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平面示意图

花园布局

圆明园一般由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三个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园林组成。三大园林可分为几十个景点,每个景点以一组建筑为中心,由若干个山形水系组成。景区内的每组建筑都包括几个院落,每个院落又分别有几个建筑。

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园中有园,层层嵌套。

一、圆明园

圆明园是三大园林中最大的,占地200公顷。圆明园原为明代私家园林。圆明园的历史始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皇帝为第四子胤禛题写了一个匾额“圆明”。雍正初年建牡丹台(即“雕月开云”),雍正帝即位,雍正三年(1725)扩建至干。

乾隆皇帝根据康熙《避暑山庄三十六景》的四字标题,指定圆明园四十景,分别作诗,命画师作画、装饰,称为“题圆明园诗”。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大使马扎尼来华,他所带的礼物陈列在圆明园的郑达光明殿。

在圆明园作为皇宫的一百多年里,清朝皇帝长期居住在园中,其中雍正帝和道光帝都在圆明园中覆灭。圆明园可分为宫殿、九州、西北、福海、北五个景点。

二、长春园

长春园位于圆明园东部,蕲春园东北,面积约为圆明园的三分之一,占地70公顷[1]。1751基本完成。1770年,乾隆皇帝亲笔题写《长春园碑文》,表明建园目的是建养老院,是退位后准备的。

第三,蕲春花园

蕲春花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部。原来是云香给的,叫教会园。它被送给了乾隆皇帝的妹夫傅恒,后来改名为何春花园。乾隆三十七年(1772),圆明园东南的几个小花园扩建为蕲春园。嘉庆十四年(1809)扩建并合并西部小花园,由竹园、韩晖园、西双村、何春园组成。蕲春园占地54.3公顷,园林规模略小于长春园。

道光以后,蕲春花园主要用作皇太后和太妃的住所。

圆明园被毁后,同治准备重建圆明园时,曾计划大修蕲春园,改名万春园,但后来因经费紧张而放弃。后人常把蕲春园称为万春园,但万春园只是为了重建而命名,从未真正出现过。

扩展数据:

园林特色

圆明园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融合了东西方各种建筑风格,大量运用了观景、分景、借景、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汇聚了各种造园手法。堪称中国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和巅峰之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万园之园”或“东方凡尔赛宫”。

整个圆明园规模宏大,三园总平面呈倒“品”字形,占地约350万平方米,周长10公里。三园共123座,其中圆明园69座,长春园24座,蕲春园30座,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三原有19个园门,5个水闸。

园内有宫、亭、阁、亭等建筑群140多组,木桥、石桥100多座,景点100多处。还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春华阁版权》等一大批珍贵书籍、字画、文房之宝。

圆明园是以水为主题的水景园林,水面占整个园林面积的一半以上。它的水主要来自玉泉山,经过颐和园昆明湖和清河支流万泉河,由西马场铁门从西北注入圆明园紫碧山房,然后散落在各个园林中。这种将水源布置在西北角的布局,参考了中国神话中世界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传说。

雍正年间,大规模修缮水道,连接全园湖泊,形成全园脉络。这些遍布公园的河流、湖泊、假山、岛屿相映成趣,颇有山水写意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