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人们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对抗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而是被革职发配到偏远地方。楚国快要灭亡的时候,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河自尽后,楚人为了防止河里的鱼、虾、龟、蟹吃屈原的尸体,就把美味的食物扔进河里。就这样,年复一年,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到端午节,人们就把食物扔进河里祭祀屈原。一天晚上,一个老人在梦里梦见了屈原,问他:“我们扔给你那么多食物,你吃了吗?”屈原说:“你给我的米都被那些鱼、虾、龟、蟹吃了。”老人问:“我怎么能不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用竹叶把米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团子。他们以为是菱角,不敢吃。”
在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像屈原说的那样,把尖尖的粽子投入汨罗江。然而端午节过后,屈原给老人做了一个梦,说:“谢谢你送我那么多粽子,我都吃了。但大部分还是被鱼、虾、龟、蟹吃了。”老人问屈原:“我们还能做什么?”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得像成龙,因为鱼虾龟蟹都是龙管辖的,不敢吃龙王的。”从此,每年端午节,人们划着龙舟去汨罗江边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由来。
吃粽子有什么寓意吗?
1,吃粽子本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大家会把米装在竹筒里,扔到河里祭奠。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的由来,逐渐开始演变成一种用树叶包裹,用丝线包裹的饭团,成为现在的粽子。
2.还有一种说法是,五年来,一个长沙人晚上梦见屈原告诉他,你祭祀的东西都是河里的鱼虾龙用的,所以你祭拜的时候一定要用艾草包起来,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包起来,这样龙就不会再来偷了,于是渐渐的人们开始包粽子来赶走河里的龙。
3.粽子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求儿子。端午节的时候,有的地方会互赠粽子,意为求子。所以有传言说人吃了粽子可以生儿子。粽子还有一个谐音,意思是未来人丁兴旺。
哪些人不适合吃粽子?
粽子并不适合所有人,专家也建议一些人不要吃。
心血管疾病患者:粽子种类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脂肪含量多,属于油腻食物。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和缺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小孩: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比较黏。如果老人和小孩吃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粽子多以糯米为原料,黏性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脂肪、盐、糖含量过高。一个普通的腊肉粽子,大约含有一碗米饭,大约400到500卡路里的热量。所以专家建议,女性一天吃粽子不要超过三个,男性不要超过五个。在吃粽子的同时,蔬菜水果可以帮助肠胃的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也不要接触水分多的凉性瓜果,如西瓜等,以免引起腹泻或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