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通江历史悠久,县城历史悠久。南雷古寨县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通江、商、周、春秋属巴国,秦属巴县,西汉属巴县党区县,东汉属巴县宣汉、汉昌县,三国蜀、晋皆因之。南梁是睢宁县之地。富阳县最早设在北魏正始中学(504 ~ 507),也设在张钧县,属霸州。西魏大中学解析(535 ~ 551)诺水县,位于晋宁县,属巴州睢宁县。元秦王朝(552 ~ 553)最初位于张钧县的宁县白石县。隋开帝三年(583),废县,省内诺水县入施宁县,富阳、白石两县属冀州。大业三年(607),改庆化郡。唐武德三年(620),施宁县设在诺水县,施宁、归仁两县设在广纳县,属万州。七年,诺水县入施宁县,八年,分施宁县,诺水县所在地,碧州县,属山南西路。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六月,在碧州东三乡设立太平郡,属碧州。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庚戌州为闪耀郡,庚诺水郡为通江郡,庚太平郡为东坝郡,历时1200余年。甘源元年(758),宁军重新出发,复置碧州,这是五代前后蜀国灭亡的原因。宋乾德四年(966),东巴郡入通江郡,广纳郡五年入通江郡。熙宁五年(1072),省内富弼府、富阳、白石三县入通江县,属利州道巴州。宋末,通江县分为上通江县和下通江县,都隶属乐州路巴州。元二十年(1283),上下省通江郡入曾口郡。郑铮四年(1344),恢复通江郡,属霸州,就是这个原因。它属于清朝的保宁府,民国初年的嘉陵路。川陕苏维埃政府时期,放弃通江县,设立赤北、赤江、洪江三县,设立苦草坝、虹口两个特区,在通江市设立川陕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复通江县,属第十五行政监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川北行政区大仙区。1968属于大仙地区。1993年至10年,通江、南江、巴中、平昌脱离大仙地区,成立巴中地区,隶属巴中地区。5438年6月至2000年2月,巴中地区改为巴中市,现属巴中市。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的大巴山缺口处。地处川陕、楚蜀交界处。位于北纬31° 39′~ 32° 33′与东经106° 59′~ 107° 46′之间,北与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接壤,东接万源市,南接平昌县,西接霸州、南江两县。历代旧志都说:“据三八故城,控川左隅”。“隆庆延伸后,北为吴京”、“巴凉之冲”,东为“蜀楚之咽喉”。通江县东西长73.3公里,南北长98.5公里,面积4116.58平方公里,辖14个区(镇),79个乡(镇),7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