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演变
1995 65438+10月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共存1年。
(主要条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
1995 65438+10月1正式开始运营。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1996 65438+10月1,它正式取代了关贸总协定的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间的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它的前身是1947年缔结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货物贸易。
自2001,65438+2,11,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莱蒙湖。世贸组织首任总干事是前意大利外贸部长雷纳托·鲁杰罗,第二任总干事是前新西兰总理迈克尔·摩尔,第三任总干事是前泰国副总理兼商务部长素帕猜,第四任总干事是前欧盟贸易谈判代表帕斯卡尔·拉米。
建立世贸组织的想法是在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影响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建立世贸组织,但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未能建立。同年,美国启动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起草工作,作为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86年开始后,欧盟和加拿大于1990年正式提出建立世贸组织,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正式决定建立世贸组织。
从1947-1993,GATT主持了八轮多边关税与贸易谈判,第八轮谈判于1986至1993、12、15在日内瓦举行,被称为“乌拉圭回合”。第五轮称为狄龙轮,第六轮称为肯尼迪轮,第七轮称为东京轮。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并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2003年8月30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根据该文件规定,当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因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等流行性疾病发生公共卫生危机时,可以不经专利权人许可,生产、使用和销售用于治疗导致公共卫生危机疾病的专利药品。这不仅将大大降低相关专利药品的市场价格,也有助于更加快速有效地控制和缓解公共卫生危机,确保生命健康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