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中国古代慈善家自古以来,中国就涌现出许多民间慈善家。他们以自己的名义,或大商人或地方官员的名义做慈善行为,用自己的财富资助穷人和孤儿。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慈善家范蠡。他是春秋末期越国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曾经帮助越王勾践恢复国家,为自己的耻辱报仇。后来,他乘船去江湖做生意,改名为陶朱公。他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相当多的成功经验。然而,人们更加雄心勃勃,他们几次将从他们的经营中拿出巨额资金给穷人。《史记》称他“十九年三番百万,后散而交穷。”意思是他十九年三次发财,却三次把钱给了身边的穷朋友穷兄弟。历史上,他被誉为“富而德”的好人、慈善家。汉代也有很多慈善家和慈善家。东汉光武帝的祖父范仲,在当时堪称慈善家。据后汉记载,他曾经贷款给上百万的贫苦家庭,然后把这些人的债契全部砍了烧了,让借款人非常感动。他家有很多“塘鱼牧畜”。任何要求鱼和牲畜的人都有求必应。东西汉时,很多地方官同时是地方慈善家,比如西汉宣帝称帝时的巴荒,在担任扬州刺史时,经常鼓励乡亭小官养鸡养猪,然后施舍给那些孤寡贫困户。任泉州知府时,也不时“扶寡济困”,搞慈善事业。后来当时社会秩序不错,达到了“地给了银行,路没人接”的状态。西汉有个名臣叫信臣时,在大兴县兴修水利,“鞠躬劝农”,行善积德,使县城富庶,被百姓尊称为“呼父”。东汉的大臣和地方官员中,也不乏慈善家,如光武帝时的名臣玄冰,被皇帝尊为“独坐三把”。他很厉害,但从不挥霍生命,“衣不蔽体”,“食玉以菜”,而是把历年的工资全部给了穷亲戚和孤寡家庭,以至于死时“自给自足”。另一位光武大臣,* * * * *,虽然“家有千金”,却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给了穷人,赢得了“慷慨急人”的美誉。最有趣的是,每当农忙的时候,他就带着食物和酒到田里去,奖励那些勤勤恳恳种田的人。南北朝时,民间也有慈善家,在当地做好事。北魏时,有一个叫陆勇的“好官”。魏当太守的时候,天天从家里出去帮助穷人。另一个好官,颜印青,被任命为东台州太守,是在一个饥荒年。印青用一千多块石头和小米“扶贫”,拯救了许多需要帮助的家庭。最值得称道的是隋朝的“高官”,公孙毛静。在汉文帝统治时期,有一场反对陈的战争。在旅途中,许多士兵因为不适应环境而生病。毛静用自己的工资为这些生病的士兵治病,从他那里有1000多人活了下来。后来他被任命为道州刺史,就用自己的俸禄和家产,购买了大量的鸡、猪、犊,“把好处分给孤寡弱者。”隋朝另一位著名的官员辛公义,他的慈善事业更令人感动。历史表明,他任四川周敏刺史时,当地多灾多病,百姓特别怕生病。“一人得病,全家避之”,做到“父子为夫妻,互不相让。”辛公义决定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呼吁人民。夏天疫情严重的时候,他让手下用麻板把全国的病人都扛到他家。病人达到数百人,大厅和走廊都挤满了人。他亲自搭起沙发和病人住在一起,一天到晚询问他们。这期间赚的工资全部用来给病人买药,也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结果病人都康复了,当地的不良习惯也从此改变。唐宋元明以后的民间慈善家很多,慈善史上有名的大慈善家,北宋的大丰和尚就能推动。他生活在北宋惠宗宣和时期,其事迹已被载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史书。他的主要慈善工作是为人民的利益建造桥梁。北宋惠宗政和六年(1116),佛教大师从福建来到广东潮阳,自筹资金,在潮阳修建了和平桥。耗时12年,宣和末南宋初完成。当地居民感激戴德,并在桥旁设立了一个“宝德厅”来祭祀他。从此,广东潮汕地区的慈善事业和慈善团体日渐兴盛,这一切都源于这位佛教大善人。从清朝到民国,汕头市在大丰法师的影响下,成为南方最负盛名的慈善机构。1929年,当地人写下了《录祖碑》,详细记录了这位生活在约1000年前的慈善家的生平事迹:“宋大丰,福建创始人,宣和时为僧...劝潮州人造桥、修路、演棺、办丧事、救人、送药、赈灾、同情穷人等等。大丰的慈善思想也传到了海外,在泰国曼谷建立了大丰祖庙,并成立了相关的民间慈善机构。在此基础上,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于90年代成立。可以说大丰是国际慈善家。明末清初,中国南方的民间慈善达到高潮。当时,许多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成立地方慈善组织。他们一方面保持联系,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举行集会抨击腐败政治。另一方面,他们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救济,给寒冷的人送去衣服,给饥饿的人送去食物,给生病的人涂上药物,给死去的人送去棺材,有些人甚至筹集资金为贫困儿童开办学校。林东学派的著名领袖高攀龙、钱一本、陈友学、叶茂才等人组织的同乡会就是这样一个民间慈善团体。它最初是由河南人杨东明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在河南禹城建立的。后来中心迁到江苏武进,区域扩展到无锡、嘉善等江南多个县区。同善会慈善的主要内容是向社会宣传良好的道德风尚,收养贫孝之子、贤惠之女和贫病之人,资金由同善会会员集体筹集。铜山会的慈善活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福马金专门写了一本小册子《铜山会简史》。清代江南民间慈善事业在铜山会的基础上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据相关历史统计,仅苏州就有120多个社会慈善组织,上海有80多个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有的为弃婴建立了托儿所,有的则开办了所谓的燕唐纪和同仁堂,为穷人免费提供药品。由于一些地方官员的干预,一些慈善组织资金充裕。乾隆年间,五河县某苗圃拥有土地13000余亩,一次性接受官助12000余两。明清时期士大夫组织的慈善团体也定期向群众讲学,宣传他们的慈善思想。日本学者酒井忠雄(Tadao Sakai)专门研究中国善书,重点研究明末林东派慈善家高攀龙的慈善文化和学术。还应该提出清代的另外两位慈善家,一位是陶澍,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陶澍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名边官。他曾官至两江总督,身居高位,在慈善方面以主持丰仓闻名。道光三年至五年(1823-1825),陶澍任安徽巡抚,恰逢一场大火。他开始考虑修建民间仓库以防备饥荒,并将其命名为“丰备一仓”,意思是“有足够的年余,却没有足够的年余”。到道光十五年(1835),陶澍已经两次担任都督。最后,他和时任江苏巡抚的部下林则徐修建了丰北义仓,地址选在江宁和苏州。今年初,林则徐在苏州建了十个仓库,从无锡买粮入库。由于地处今江苏省常州、元和、吴三县,这个民间救灾仓库在历史上被命名为“长垣五丰仓库”。从1835到1860,这个仓库有效地发挥了灾荒年的救灾作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他再次捐资修建边疆伊犁龙口运河,为新疆人民谋福利,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为国为民的慈善事业。清朝末年,长垣五峰筹建粮库,完全由官民合办,变成了地方士绅联办。慈善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它不仅为饥荒救济提供粮食,还建立了“谢记粥厂”,后来又负责失业机器用户的救济。清末光绪二十二年(1896),还为穷苦人家的孩子建立了“儒孤学堂”。最后扩建了一个“贫民作坊”,解决流亡人员和贫苦儿童的就业,相当于现在的技校。这样,长垣五凤仓就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慈善机构。从65438年到1990年,西方新思潮传入中国,一些西方慈善思想也传入中国学术界,冲击了我国传统慈善。晚清思想家郑在一篇题为《慈善》的文章中列举了西方国家的慈善机构,并主张中国也应通过官方和士绅的共同努力,设立西式的慈善会馆。中国传统慈善逐渐向现代公益事业转型。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与西方世界类似,即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源于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这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是一致的。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即现代慈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对孤贫病残者的救助,还着眼于大众,使慈善不仅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今天,中国的慈善事业和慈善政策正在向这方面转变,正如《北京青年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所说,“既要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当今中国社会的需要,又要与世界先进文化保持一致”。这也是新条件下中国慈善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