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最初是用来装饰的吗?耳环的历史是怎样的?

在热播剧《清平乐》中,慧柔结婚了,一身珠光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其中,耳中的那串白色珍珠和流苏耳环,更是点缀了它美丽的外表,增添了几分奢华和魅力!

著名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曾写道:?腰若流水,则闻明月。?,在诗里?哎?是耳环。岳明?一般都是这样。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受礼仪、民族文化差异和社会氛围的制约,各个时期耳环的造型、佩戴方法和习俗也各不相同。

穿耳原本是一种惩罚和警告。

中国女性戴耳环的历史悠久。据说中国妇女戴耳环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耳环是女性最常用的首饰之一,其在历史上的起伏是所有首饰中最大的。

但你可能不相信。在中国古代,耳环在早期诞生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美化耳朵的作用。

从原始社会开始,祖先就开始戴耳环了。这个时候耳环就是一种护身符或者驱魔符,只有部落里的女巫才有资格佩戴。

一些原始部落也把耳环当成?卑微的人?的标志。在明代的《刘清日札》一书中也有明确的记载:

女人戴耳环戴不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问题。?

因为原始部落经常有战争,所以有战争就一定有战俘。他们把来自四面八方的战俘,无论男女老幼,当做奴隶,戴上标志性的耳环,作为奴役的标志。一旦你戴上耳环,你必须服从你的主人,千万不要私自摘下耳环。甚至他们生下的孩子也会被打耳钉,继续做小奴隶。

后来一些戴戒指的人移居中原,就改变了戴耳环的意义。人们通过戴戒指来标志水和美丽,开始了一段时间戴耳环的习俗。

但历史进入先秦时期后,随着礼仪的发展,需要穿耳式的耳环在汉族地区变得极为罕见,因为古人非常注重保持整个体型。身体损坏了,家长也不敢损坏,戴耳朵是绝对不行的。因此,耳环的发展很快在汉族地区跌入谷底。

在这期间,古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耳环。汉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耳环,叫“馅”。填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假耳环,不是穿耳洞,而是绑在发簪头上,挂在耳朵边。

在汉晋时期,人们还将耳珠挂在侍女的耳朵上,以提醒她们守规矩,谨慎行事。这时候耳环在约束伦理方面的作用就大于装饰了。这种情况从先秦一直持续到盛唐。

自南宋以来,穿耳饰品在中国汉族人中非常流行。由于礼教的兴起,女性穿耳史无前例。别说普通女性,就连皇后和嫔妃也不例外。很快,穿耳和缠足一样,成为区分男女的重要特征。

耳环的分类

新石器时代的耳簪与耳簪

耳簪是一种有缺口的圆形玉石。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兴起了崇玉文化,玉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耳环,出土物遍布大江南北。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的玉耳环距今约8200年。7400年的历史。

但是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耳环,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怎么戴。有人说戴耳夹可以夹住耳朵的缝隙,也有人说需要用细绳绑在耳朵上。也有说古人生前戴戒指,死后戴君的。...

虽然不知道怎么戴,但之所以认定玉珏是耳环,主要是因为在其他新石器时代墓葬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玉珏。它的存放地点大多在遗骸的耳朵里。同时,人类偶像的耳朵也被穿孔,证明了玉珏作为耳环的作用。

除了耳环,富有而美丽的古人还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了另一种耳环。

耳朵。

耳君的外形有点类似于浓缩汉堡,两头圆,中间窄。它的出现比玉君的晚了约1500年。

当然,我完全理解新石器时代没有成熟的金属冶炼技术,所以我们发现的耳环大多是用天然玉石等材料制成的,造型和样式都比较简单。

原谅粗鄙,喜欢我,但是真的不懂耳朵的美。

青铜时代的耳环和耳坠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冶炼技术逐渐出现,人类文明进入青铜时代,人们开始制作和使用金属饰品。

有意思的是,此时受封建文化影响,耳饰逐渐淡出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进入发展低谷。

庄子?里面?《德崇赋》云:?对帝企鹅来说,它们不会抓耳朵或穿耳朵;娶妻者止步于家,不能再使。?

反而周边民族掀起了对耳饰的狂热追捧。所以夏商周时期的耳环佩戴者以少数民族为主,男女都有佩戴。

这个时候耳环的材质主要是金和铜,但也有贵族喜欢用金做耳环,用绿松石装饰,既美观又彰显身份。

从汉朝到三国时期。

前面说了,汉代的时候,受儒家思想影响,是不允许戴耳朵的,但是古人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放弃这么漂亮的饰品呢?

既然不能打耳洞,为什么不打一个呢?现代耳夹?很好,所以发夹诞生于汉代。

我们知道,它只是一个发夹,用来插在头上的。如上所述,耳环挂在耳朵上。很容易理解发夹是这两个物体的组合。

人们把发簪和发簪连在一起,然后把发簪插到耳后的头发里,耳环自然就落在耳后了,就算修饰耳朵了。这种首饰甚至已经写入东汉的服饰制度,成为官方认可的内婚外嫁女性的必备首饰。

后汉书里提到后妃皆有钗,而?所有的引脚都在同一个系统中制造,但是有级别吗?据此推断,簪应该是汉代相当常见的首饰,在汉代的古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

从宋代开始,耳洞开始流行,各种耳饰百花齐放。

唐朝虽然是历史上公认的开放王朝,但发饰、服饰等配饰却空前发展。但在穿耳这件事上,唐朝还是遵循了保守的原则,传世的古画中不戴耳环。

南宋时期,耳饰成为主流,蓬勃发展。

尤其是开头提到的珍珠耳环,更是凤毛麟角。这主要是因为宋朝对珍珠非常重视,而且当时的制度规定,宫中禁止珍珠,只允许宫中嫔妃使用,普通人是不能使用的。

但是,越是禁止人们使用,越是让人们觉得这是一件提高身份的好事。因此,一些富裕家庭的妇女非法使用串珠戒指。

宋代的耳环除了珍珠之外,大部分都是以黄金为主要材质,这主要得益于宋代开放的政治和空前繁荣的经济制度。

元明沿袭了宋代的穿耳习俗,但在款式上并不满足于黄金或珍珠这种单一的材质。丝绸之路的开通将西域的各种宝石引入中国,于是各种镶嵌宝石的耳环盛行起来。

清朝满族建立政权,将一耳三钳耳环的习俗传入汉族。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融入了满清的风格,女人要在耳朵上打三个洞,戴三个耳环。

所以,那些以为打三个耳朵就能彰显个性的年轻人,看清楚了,这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小耳环有这样坎坷的发展史。看似耳饰的发展史,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生产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风气,耳饰的进步也是当时时代的进步。

另一方面,古代耳环精致美观的造型与现代审美无关,显示了古人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