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荀子府在哪里?
洪江古城至今还保存着380余座明清古建筑,其中钱庄23座,戏楼48座,报刊17份,学校34所,会馆29座,商业码头48座,妓院50余家,烟馆60余家,客栈30余家,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些古城建筑独具特色,是被当地人称为“阴子屋”的砖木结构建筑。房子四周是两三层的砖墙。屋顶从四周向中心低,收集雨水,形成“回”字形的封闭走廊和天井。“窨井”的本义是地下室,周围用砖砌成的沉井(用于地下管道)称为“窨井”。“荀子坞”这个名字是当地人对这些高墙深院的建筑形式的形象比喻。
从平面上看,洪江荀子府的格局和南方传统民居一样。进入大门后有一个大厅和一个入口天井,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然后进入正房。如果是三阶建筑,有内天井,厅后有厅堂。楼梯位于大厅的前后或左右两侧。建筑基本对称,天井两侧为厢房,大厅两侧为正房。从功能上看,这些小房子与传统民居不同,因为古代商场的建筑需要同时用于家居和商业。一层一般用作商店或作坊,商人在此接待和交易,二层用作住宅或仓库。城市里也有不具备商业功能的小房子。这些房子和传统的房子一模一样,一层和二层都是民居。为了保证安全,正门一般不会很大,很少有后门和侧门(图2为分宅正门)。青砖高墙围起来的茅草屋是向外封闭的,屋顶的屋顶没有露在墙外,里面形成的天井也比较小。因此,为了便于观察和晾晒,出现了一种高于屋顶的小楼,称为“晾楼”。这也是适应洪江小资屋双重功能的独特屋顶结构。此外,有趣的是,人们还会建造一个从中间分成两半的两坡屋顶,形成一个小天井,这是极其罕见的。
洪江平房的门窗装饰和墙上的绘画以简单明快为主,装饰工艺多体现在每间平房里摆放的一个雕刻精美的太平缸上。作为消防储水罐,人们用五块石板拼装而成,或者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主人把太平坛子作为装饰品放在院室或家门口,周围刻有诗词或精美的吉祥图案。我看得最多的是《鱼龙变》的图解,寓意商业世界无常,贫富可能只在一念之间,被古城商人奉为经营哲学。此外,在后期修建的一些银行、邮局、餐馆等商业建筑中,还能看到一些西式的拱门券、罗马圆柱等,说明晚清西方文化的传入影响和改变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