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树和历史故事-萱草
近年来,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多,民俗和节日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这个星期天,是西方的母亲节。这一周,我来说说代表母爱的植物。
萱草是中国的本土植物。萱草在《诗经》中是和它的母亲联系在一起的。最早写在《诗经·冯伟·伯仲》:“游玄得不到草,乃树之背也。”后来,朱在《诗经·国风·诗传》的评点中写道:“忘草之忧;后面,北大厅。"
后来,元代学者朱公谦对朱的《诗传》进行注释,秉承“注释若疏,谓之‘疏义’”的原则,命名为《诗经疏义》。其中明确了萱草萱草与母亲居住的北塘的关系,写着“北塘黑暗,可植以玄”。从此,宣堂一词正式成为文人对母亲的指代。
说到萱草与母亲的渊源,就不得不说说唐代著名诗人孟郊了。
孟郊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50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两首无疑是《游子颂》和《大学毕业后》。在短短的28个字里,“大学毕业后”提供了两个成语,即春风和旅游。
毕业后
以前的龌龊不足以自吹自擂,如今的放荡无止境。
春风中,这匹骄傲的马以两拍的速度奔跑。我优雅地在一天之内游览了长安的所有风景。
有人认为孟郊有意做官,只是运气不好。但纵观孟郊的一生,我觉得他如其名,无心仕途。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四处旅行,激发灵感,研究诗歌。在他母亲的一再要求下,他别无选择,只能参加科学研究,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他四十一岁才考中乡试,四十六岁考中进士。
孟郊中了进士后,以为可以告慰母亲,于是离开长安,四处游历。无奈,自古以来,孟母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孟郊几年也没闲着,50岁那年,在母亲的命令面前被分配为官。终于在52岁时,正式被授予官职,在江苏溧阳附近任县尉。临行前,好友韩愈写下《送孟东野序》送别,并写道:“东野之战也在江南,还有人不肯放过。”意思是做县尉违背了孟郊的意愿,所以无法履行县尉的职责。
果然,出门为官的孟郊对政务一点兴趣都没有,只喜欢四处游历。溧阳城外不远处有个地方叫头金色色,还有就是老平陵城。林薄雾霭,下有水。孟郊常去游泳,坐在水边,四处游荡写诗,以致政务荒废。于是县令向上级报告,请人替他做县尉,要他把一半的俸禄给那个人,孟郊就穷得不得了。
三年后,孟郊辞去溧阳县尉,被调往河南洛阳。经济状况终于略有改善。然而,童年丧父后,他经历了从白发人到黑发人的丧子之痛。他在愉快的一年失去了最后一个儿子,母亲也老死。在担心母亲之后,我和妻子在外出途中突然生病,死在了另一个国家。
其实孟郊生于天宝十年,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孟郊的整个青春期都伴随着安史之乱的动荡和不安。年轻时,他目睹了藩镇之变,对战争之苦深有体会。到了中老年,他试了又试,穷了又失去了孩子和母亲。如果说经历世事的变幻莫测是身体上的痛苦,那么一个关心山川的人必须不断被催促着去赶考做官,孟郊必须受到精神上的折磨。所以他的诗特别朴实凝重,深情款款。
是爱四处游历的孟郊,在《流浪》这首诗里第一次写下了“黄花菜生于厅,游子游遍天下。慈祥倚堂门,看不见萱草。”它表达了母亲没有心情欣赏门前的黄花菜,因为她想念在国外旅行的儿子。此后,在中国文学中,萱草与母亲之间的转喻越来越多。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萱草充满了文艺气息。其实如果说另一个名字,可能一下子就平易近人了。那就是“黄花菜”或者“黄花菜”。
俗话说的好,黄花菜性寒,就是说晒干的黄花菜需要用清水浸泡后,趁热才能品尝到美味,但是凉了就会感觉到一股异味。不管这个谚语的解释是否可靠,黄花菜作为食物和药物的使用确实是古老的。据说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宰,穷时因营养不良浮肿,吃了三碗蒸黄花菜才痊愈。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对黄花菜的功效进行了认证:“性味甘凉,无毒,除烦清热,益胸膈,平五脏,煮之治赤涩尿。”还有那句“鹿吃九种解毒草,黄花菜是其中之一”。孙中山先生甚至把它和木耳、豆芽、豆腐一起煮成“四物汤”,用于食疗养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萱草萱草花都可以食用。萱草萱草是指鲜黄色的萱草,而其他观赏用的橘黄色、橘黄色的萱草含有大量的秋水仙碱,即使用热水烫过也不能食用。如果不小心吃了,会刺激肠胃和呼吸系统,还有口干、腹泻、头晕等症状。
即使是黄花菜,因为脱水前含有少量秋水仙碱,也是微毒的,不适合食用。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你不应该在野外采摘野花。
参考:
百度百科萌娇/item/% E5 % ad % 9f % e9 % 83% 8a/335336?fr =阿拉丁#5
百度百科:萱草/Item/% E8 % 90% b 1% E8 % 89/715946?fr =阿拉丁
为什么中国特有的母花是黄花菜?/塔硕/浏览/内容?id = b 990360 ad 8 ff 105 a 442 ace 60 & amp;lemmaId = 715946 & amp;fromLemmaModule=pc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