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文物的特点
契丹人建国前主要以游牧民和打鱼养猪为生,制瓷业没有基础。辽瓷业的成就主要是北方汉族烧瓷工人的贡献。辽瓷以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罐(又称鸡冠罐)和鸡腿瓶的造型闻名于世,为收藏家所珍爱。辽瓷与华北白瓷体系中的其他民窑相似,只是一些器物有特殊的形状。
历史上辽一直在侵占北宋的领土。为什么?穷,国家资源少,北宋过得好。他只是看了看,还得过来弄点,于是辽多次入侵北宋。北宋重要的北窑定州,曾在宋与辽的拉锯战中易手。辽人一见白瓷就垂涎三尺。定窑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商品。
天仙三年(公元928年),辽兵再次攻占定州,在那里待了八个多月,时间很长。八个月的时间足够彻底了解这个地方的经济和生产。辽国当时急需这些人才,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把这些人才带走。所以辽代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瓷器叫辽白瓷,非常白,跟定窑白瓷非常像,专业人士几乎分辨不出来。
辽代瓷器的出现与辽朝和北宋的结盟有关。1004年,也就是景德镇元年,单源之盟在这一年签订,辽国捡了个便宜,享受每年的朝贡。每年,宋政府都给它应得的钱。这个大的政治前提的出现,为瓷器奠定了非常好的生产基础,辽代的瓷器也发展起来了。今天能发掘出来的辽代瓷窑大概有7个,最近的在北京门头沟。
辽瓷中有三彩。宋代也有三彩,受唐代三彩的影响。廖三才和宋三才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辽代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瓷器,方盘和方盘。瓷器一般是圆的,在转盘上拉的时候是圆的,方的不好做。那辽瓷为什么做成方形?因为历史上辽用的是木板,用木头做一个圆很麻烦,做一个正方形很简单。所以用陶瓷做的时候还是沿袭旧制,方方正正的。
辽代陶瓷的制作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陶瓷工艺,部分陶器造型具有契丹族的民族特色,如鸡冠壶、长颈瓶、凤头瓶、戴壶、鸡腿瓶、海棠花形长板、浇壶等。
器物的造型有其独到的风格,如凤头瓶、长颈瓶、鸡腿坛、鸡冠壶等,在中原地区并不多见。一些品种的形状来自契丹民族的传统皮革容器和木制容器。如鸡冠壶的造型有明显的皮制容器痕迹,有的甚至将皮条客、皮扣、皮雕、皮绳圈梁一一展现,清晰地保留了狩猎生活的痕迹。
辽瓷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辽代在继承唐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新技术而发展创新的独特陶瓷。其白山黑水般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游牧特色,体现了古代契丹民族勇敢、坚强、勇猛的部落气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凝结和缩影。近年来,在契丹人的祖籍地——辽河的源头——老哈河(图河)流域出土了许多精美的辽代瓷器。
这些瓷器通常为衣着光鲜的契丹人所拥有。几千年后,被民间的农民偶然遇到并挖掘。上世纪80年代,文保部门进行文物普查,到老哈河流域的各个村落收集文物。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把这些宝贝拿出来。杯子、盘子、碗、锅碗瓢盆、罐罐...这数百件精美的辽代瓷器,数以千计的辽代瓷器残片和标本,展示了一幅多么立体而复杂的辽代社会生活画卷。
无论是酒、水、马奶、储奶,还是餐饮,那些造型复杂、色彩各异的瓷器,如茶、青、黄、棕、青、白、三彩,一直在各自的位置上精神陪伴着人们的生活。你可以想象,当一个弥漫着水汽的早晨悄然来临,土河居民的日子也在毡帐内外的瓷光中悄然绽放;健美的契丹女子提着长颈瓶到河边取水,闪烁的水波溢出瓶沿,溅起一片远古的阳光;打猎的人背起箭囊,跨上马背,背上盛满水的鸡冠壶格外耀眼;在一个大家庭的毡房里,一个侍者已经站在摆满食物的桌子旁,等待他的主人到来。桌子上的食物容器都是上等品,而且是全新上釉的。
辽代的瓷器可以分为两类,中原类和契丹类。
中原类型的瓷器从北方流出,比如契丹,北宋的一些工匠逃到辽宁,在那里烧。
契丹瓷胎厚一点,珐琅厚一点,牙白,多色无纹。契丹瓷器有自己的民族风格,主要类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头壶、戴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时代越往后,契丹瓷器越少。鸡冠壶是辽瓷中最具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人游牧时用来盛水或牛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包壶,皮革缝制的痕迹非常逼真,甚至还堆了皮绳和搭扣。时代越晚,皮包锅的特色越少,有些只是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