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李渊。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中杀死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和弟弟李元吉。当时,唐高祖·唐高祖正在宫殿的内湖上划船,突然一群士兵来到他面前,声称他们是秦王派来护送太上皇的。唐高祖得知两个儿子被杀,他陷入了恐慌。他知道朝廷的局势已经被他的次子李世民控制了。无奈之下,在位九年的唐朝开国皇帝不得不退位,宣布由李世民继承大统。李世民想当皇帝,但他不想被谴责篡夺王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要尊称他的父亲为“皇帝的父亲”。就这样,李渊做了10年的太上皇,公元635年死于抑郁症。
第二个皇帝的父亲是李旦。公元765438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杀死在唐中宗毒死李习安的侯伟,并收养他的父亲李旦为唐睿宗继承王位。宗瑞知道他的儿子为自己赢得了王位。三年后,为了唐玄宗,他把它传给了他的儿子李隆基。李旦做了五年太上皇,孤独终老。
第三个皇帝的父亲是李隆基。李隆基让他的父亲做了太上皇,他的儿子恒力做了同样的事情,让他做了六年的太上皇。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逼近中国首都长安。当了45年皇帝的李隆基仓惶逃往成都,但他仍然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皇位。当时,负责与叛军作战的太子恒力在距长安数千里之外的苏州灵武宣布登基。同时,根据先人的先例,远在成都的李隆基被视为太上皇。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回到长安,不得不承认这一既成事实。
第四个皇帝的父亲是赵霁。公元1125年,金兵借口宋国君臣联盟破裂,大举南下,对北宋都城汴京形成包围圈。兵临城下,朝中一些当权大臣,为了钦宗,以皇帝不退位不足以平息晋人怒火为由,强行将宋徽宗赵霁设在太子赵桓。赵霁成了皇帝的父亲。然而,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战斗。公元1127年,太上皇赵霁和秦始皇赵桓双双被游牧民族俘虏,史称“靖康之耻”。父子俩都死在外地了。
第五个皇帝的父亲是赵构。南宋人,无亲生儿子,立第七孙为太子。因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所以在建国后的200多年里,他的直系子孙中没有一个人当过皇帝。所以朝野经常有各种讨论。尤其是在金兵四面楚歌,形势危急的时候,满清的文臣越来越倾向于让赵匡胤的后代尽快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在位35年的赵构,为了尽孝不得不宣布禅位于太子赵昚。
第六个皇帝的父亲是赵昚。当了27年皇帝后,宋孝宗赵昚因为内忧外患,把皇位传给了赵盾(宋光宗),成为宋朝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
第七个皇帝的父亲是赵盾。宋光宗赵盾是宋朝比较昏庸的皇帝之一。他43岁时由父亲宋孝宗继承王位。宋光宗体弱多病,他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而且光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辛弃疾等尚武大臣。当时,著名的嫉妒和无情的李欣宇上台,和叛徒在权力。国家大事从《宋孝宗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本人不思国事,纵情声色。据笔者考证,光宗与孝宗一直不和,宋孝宗退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去看望他。邵熙五年(1194),宋孝宗生病,宋光宗既没有请人看病,也没有去看望孝宗,即使孝宗病逝,也没有哀悼。于是,大臣韩侜舟、赵如玉在太皇太后的允许下,逼迫光宗退位。光宗不得不让位于太子赵括(宋宁宗),住在临安的寿康宫,享受着太上皇的生活。
第八个皇帝的父亲是朱祁镇。公元1449年,蒙古瓦拉部入侵明朝北部边疆,先锋军很快逼近大同。在宦官王镇的鼓动下,明英宗亲率50万大军远征瓦拉。由于指挥不力,行动迟缓,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被瓦拉军包围,明英宗被俘。留在京师的兵部尚书于谦,立朱祁钰为帝(明代宗),尊英宗为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皇帝。一年后,双方讲和,明英宗被送回北京。做了七年的太上皇,明英宗在公元1457年病重,在“夺门之变”中得以恢复,重新夺回了自己的位置。
第九个泰黄尚是李鸿(即乾隆)。当李鸿25岁登基时,他经常烧香向天祈祷。如果他能当60年皇帝,他会自动把王位让给他的儿子。也许他没想到自己会活这么久。到1796年,乾隆坐了60年的皇位,如果不信守诺言,真的无法向天庭和臣民交代。于是向太子(嘉庆)宣布禅位,但同时宣布自己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仍要过问军务,指导新皇帝施政。甘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在九个皇帝的父母中,宋高宗·赵构已经做了26年的皇帝父母,他是在这个位置上做得最久的皇帝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