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靴的历史发展

在人类“食其肉,用其皮”的原始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鞋饰,称为“兽皮袜”或“缠足皮”。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在《武竹》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女子不织,禽兽以皮为衣。”后来在北京周口店山顶山洞里发现的约一万八千年前的骨针,证明了缝制鞋子和靴子的历史。但此时的鞋靴还处于简单的“动物鞋”状态,现代的北方Ura鞋还保留着原鞋的造型。乌拉鞋一般是用生牛皮做的,里面垫上乌拉草或者麦秸,很保暖。出汗后,把草拿出来晒干就可以重复使用了。

分底、缝帮、反缝技术被称为中国古代鞋的三大成就。首先,得益于皮革鞣制技术的发展。《考录》记载“第七工采木;攻金六的工作;拍打皮肤的工作五;色作品五》等。其次,从麻到布的纺织技术的出现,带动了人们对美观鞋面的追求。现代皮鞋工业是随着美国人莱曼·B·布莱克在1858年发明的机器在欧美普及的。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穿着缝制技术制成的皮鞋来到中国街头,启蒙了中国的皮鞋修理行业。然后上海兴起了前店后厂的皮鞋作坊,广州受外国影响,更早开设皮鞋厂。1919中国成立第一家皮鞋厂——上海北京皮鞋厂。靴子始于战国时期,由西域少数民族传入中原,成为汉族服饰的一部分。《释名》说:“古有鞋无靴,典籍中未见靴二字,直到赵浩棋武陵取之。”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六和靴”(又称皂靴),隋、唐、宋、元、明时期都有穿,以皮为例,清代改为布靴。

历代少数民族的鞋靴凝聚了历史的足迹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常分为皮靴和布靴,皮靴又分为皮筒皮底和皮筒布底,布靴又分为布筒皮底和布筒布底。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有蒙古、西藏、维吾尔、达斡尔、锡伯族、满族、鄂伦春、朝鲜和赫哲族。

新疆楼兰出土的羊皮女靴,是新疆原始社会贵族妇女的鞋子。它们制作精美,已经脱离了原来整个动物皮包裹在脚上的鞋态。整双靴子由靴筒和靴底两部分组成,说明西域民族在四千年前就知道用动物皮的不同部位制作鞋面和鞋底。中国的少数民族皮靴有自己的特色。传统靴子分为长靴和皮靴。布靴由厚布或帆布制成,穿着柔软轻便。皮靴由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经久耐用,易于御寒防水。居住在寒冷多雪地区的藏族人喜欢穿皮靴(牛皮)和布靴(平绒和条纹绒),红色是毡底和皮底中最受欢迎的。维吾尔族人已经形成了穿鞋套的习惯,为了保护靴子、鞋袜免受雨雪的侵袭,进入房间就立即脱掉鞋套。满族缎靴分为通常穿的尖头靴和入韩时穿的方皂靴。这些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写照,也是各民族鞋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