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加的物理意义

问题1:熵增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熵增加原理:

利用绝热过程中熵是常数还是递增来判断过程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基本原理。根据克劳修斯的等式、不等式和熵的定义,任何微小的变化过程总有熵增原理,其中等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对于绝热系统,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dS≥0。这意味着绝热系统的熵永远不会减少。可逆绝热过程的熵保持不变,而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增加,称为熵增原理。

含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熵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分子运动的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于任何做无序运动的粒子系统,也用于研究大量的无序事件。熵已成为判断各种不可逆过程方向的通用标准。熵增原理突出了世界的进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深化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使“进化”和“发展”越来越成为新自然观的主题。

问题2:“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熵是怎么定义的?

拼音:shāng熵的概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65年提出的。化学和热力学中的熵是在动力学中不能做功的能量总量的度量。熵也被用来计算系统中的无序现象。熵是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但常与熵的参考值和变化量进行分析比较。

1.混沌和微观状态数

决定反应方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

(1).反应的热效应。放热反应降低了系统的能量。

(2).混乱。某些吸热反应也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特点是反应体系的无序性变大。微观状态越多,系统的无序性越大,微观状态的数量可以定量地表示系统的无序性。

2.状态函数

熵:描述系统混沌程度的状态函数称为熵,用S表示..系统的状态是确定的,其微观状态数也是确定的。如果用一个态函数来表示混沌的程度,则态函数与微观态数ω之间存在如下关系:s = kln ω其中k = 1.38× 10-23j/k称为玻尔兹曼常数。熵是一个附加的状态函数。系统的熵值越大,微观状态数ω越大,即混沌程度越小(孤立系统都是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化),因此可以认为化学反应倾向于增加熵值,即倾向于?rS & gt0。过程的恒定状态是确定的,状态函数的变化量S?s的值是固定的,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是一个与路径有关的量。如果过程以可逆的方式完成,热量用Qr表示,那么?S=Qr/T .在373 K,1.013× 105 Pa,HO(l) →HO(g)的相变热为44.0kJ/mol,那么这个过程的摩尔熵变?sm = Qr/T = 44.0×103/373 = 118(J/mol?k)

3.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0K时,任何完整晶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只有一种排列方式,即只有一种微观状态,其熵值为零。从零熵状态开始,系统变化到p = 1.013×105 Pa和某一温度t,如果知道这个过程中的热力学数据,原则上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值,这就是系统的绝对熵值。于是人们得到了标准状态下各种物质的摩尔绝对熵,简称标准熵,单位是kJ/mol。

问题3:“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熵是怎么定义的_百度百科

熵是热力学中表示物质状态的参数之一,用符号S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对系统混沌程度的一种度量。《发现简史》(T.Clausius)在1854提出了熵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