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讲讲家谱!!谢谢大家!!

又称家谱、家庭旅行、家谱等。以家谱的形式记录一个家族世系的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书种。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族谱开始在各民族中出现。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国史、地理、族谱),是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在1960年代的中国破四旧运动中,谱牒作为四旧被清除,成千上万的谱牒被销毁,因此中国许多人不得不销毁他们的家族世代珍藏的谱牒,这对中国人的人类历史研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编辑本段]家谱的起源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家谱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铭文、铭文等中国早期文字以及历史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来看,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周朝,有一个由历史学家编纂家谱的系统,并写了一本名为《史本西地篇》的书。虽然先秦时期的《世本》早已亡佚,该版本为清代所编,但从编纂的内容可以看出,《世本》汇集了我国从黄帝到春秋时期的帝王、王侯、大夫的家谱,是一部全面总结了前代和当代血族家谱的国家家谱。

家谱的起源与贵族门阀制度有着重要的关系。魏晋以来,族谱兴盛,一些士族官员互相夸耀。而隋唐及以前获得的家谱早已消失,宋、元、明时期的家谱更是少之又少。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清朝和民国的家谱。谱牒的名称很多,唐代以前一般称谱牒、宗谱,宋代称谱牒或宗谱。到了明代,尤其是清朝以后,名字多了起来,有家谱、宗谱、宗谱、家旅、宗谱、宗谱等。

[编辑本段]家谱的形式

家谱有很多种形式。在书面族谱出现之前,有口述族谱和结体族谱。后来有人用图表装裱挂在nave,也有人装订成册供家人阅读。历史上,官宦家庭一般使用合订本家谱。普通百姓、商业士绅、富裕家庭多挂图表家谱,供后人祭拜。

[编辑本段]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在古代,家谱是国王、王子和贵族的专利。家谱的作用只是为了证明血统,为攻击贵族和继承财产服务,其内容也比较简单,只是为了说明血统。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乃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前增加了。

到了宋代,传统的禁止官方谱牒被打破,民间谱牒更加繁荣。此时,族谱基本上不再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崇宗、崇目上。族谱往往反复修订,每次修订都成为同姓同家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时期,族谱修订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流传至今的族谱也极其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家谱图,即某人的世系,属于哪一代,父亲是谁;第二部分是谱牒正文,按照谱牒图中所列各人的顺序进行整理,介绍各人的姓名、父讳、行号、年龄、官职、爵位、卒年、卒年、谥号、婚配等。这些介绍性的话,老人50多字,短的只有两三个字,其实就是人物传记;第三部分是附录。

有的家谱,在建立家谱的时候,就确定了以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顺序,并提前标注了字号,这样辈分就清楚了。国家的名字叫“论资排辈”,其实就是论资排辈。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人起名字时,必须用一个预定的词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词应该放在全名的中间或末尾。每一代水平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有既定的规则。

[编辑此段]家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家谱是以记录一个血族的世系和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从中国早期文字和甲骨文、铭文、铭文等历史文献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周朝,有一个由历史学家编纂家谱的系统,并写了一本名为《史本西地篇》的书。虽然先秦时期的《世本》早已消亡,但这一版本是清人所编。但从编纂的内容可以看出,《世本》汇集了中国从黄帝到春秋时期的帝王、诸侯、大夫的家谱。它是一部全面总结了前人和当代血型谱系的民族谱系学。史本的意义在于确认家谱研究的起源。

就谱牒的形式而言,唐以前的古代谱牒不同于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的创作和编修风格为特征的明清谱牒。然而,家谱作为人类历史的无尽符号,吸引了历代学者的关注。究其原因,除了追根溯源的目的,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说“夫家有族谱,国有志,国有史同义”。显而易见,将族谱与国史、地方志进行对比是很重要的。古代谱牒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谱牒本身,包括谱牒案的撰写和谱牒发展史的研究。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对帝王家谱的记载表明,汉代的司马迁在史学领域已经将家谱资料应用于史书的撰写。后世史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世编年史,如班固的《韩曙》和陈寿的《三国志》,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家谱资料。家谱资料在中国古代的应用主要是在史书、地方志、人物传记的写作过程中,体现了家谱的史料价值。

2.20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发展,一些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角度肯定了家谱的重要价值,主张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要想检验宗族组织的规律,要想检验古今中外的平均结婚年龄和平均寿命,要想检验父母二系的传承性,要想检验男女性别比,要想检验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对比等等,除了家谱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得到信息。”为此,他提出广泛收集家谱,研究家谱。“我们国家家家都有家谱,真是历史瑰宝。如果将来有国家图书馆,学者们将尽全力收集世界的家谱,分门别类地研究,这将是不朽的。”古史辩派创始人、著名学者顾旭刚也说:“中国史料浩如烟海,但还有两座金矿没有开发,一座是方志,一座是家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价值。

在梁启超等人的倡导下,学术界掀起了一股谱牒研究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征集谱牒。(1945)杨典撰写的《中国家谱通论》是一篇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在1931,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刘写了一篇文章《家谱研究举例》,算是对的呼应。本文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人口的数量和扩散情况,开创了利用家谱资料研究人口问题的先河。另一位利用族谱资料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是谭启祥,他的《湖南人源流考》一书根据族谱资料考证了湖南七县的人口来源。建国前,潘光旦、罗祥林等人在光谱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潘光旦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简史65438-0929》后,又陆续发表了几篇论文,如《家谱与父权制》、《家谱的意义何在》、《如何谈家谱》等。还研究了遗传和天赋的问题,出版了《明清嘉兴名门望族》、《中国凌人血研究》、《人文》。罗祥林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重视家谱研究,1971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家谱研究文集》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为光谱理论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历史学领域的变化引起的。现代史学的显著特点是打破了过去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历史研究传统,把历史研究变成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学家认为,“要想知道历史真相,绝不能只看台面上的几个大腕和事件,重要的是要看到整个社会的活动变化。”历史研究的发展(用梁启超的话说)必然要求突破只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扩大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特别注重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在外国发现的历史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收藏的目标。家谱作为一种在家族内部编纂、不公开发布的历史记录,在社会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自然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历史观念的更新和史料的扩充是家谱研究的直接原因。

因为战争等原因,建国前的光谱学研究没有得到充分开展。其中,家谱资料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人们不能轻易出示祖规和家训的警戒工厂里,很难收集家谱资料。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到1945,共收集了247本家谱,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在大型图书馆中,一般的研究机构更难获得研究资料。

第三,解放后,谱牒作为封建残余被人们唾弃,谱牒研究自然也就停止了。20世纪60年代,出于对封建宗族权利的批判,有人写了《论封建族谱》,这是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一篇关于族谱的论文,族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是,作为家谱的收藏,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得藏在深柜里的家谱作为封建残余被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国内收藏原版家谱最多的图书馆来看,有很多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在其他图书馆也可以看到,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有353种,到1985,清查出2228种,大部分是土改和文革时期获得的。正是有识之士对这些历史遗产的保存,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笔财富,值得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和对家谱文化的重视促进了中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发展。在中国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家谱研究得到了蓬勃开展。

目前,家谱研究方兴未艾。经过10年的研究,其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发展。北京图书馆于1985开始对馆藏家谱进行开发整理。历经数年,在编纂2228种家谱目录和文摘的基础上,成立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级文献资料。上海图书馆拥有11200本原始家谱83000余册,是世界上原始家谱收藏量最大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收集到的家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家谱的开发和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推动家谱资料的开发和整理。由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联合编制的《中国家谱联合目录》共收集了12000多种家谱目录。

2.家谱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和发展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许多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讨论了家谱的起源、演变、编纂体例和注释内容,并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进行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门的文章研究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以及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的家谱。在族谱史研究中,许多学者对前人提出并被学术界接受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比如在中国家谱起源的研究中,前人普遍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朝,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朝以前的文字记载,如甲骨文、金文,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资料,得出中国家谱起源远早于周朝的结论。关于谱牒的形式,有学者提出,在书写谱牒出现之前就有口头谱牒和打结谱牒,将谱牒的形式扩展到了书写的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家谱的理解。过去一般认为“汉朝的皇帝都是野出身,不知道家世,所以不需要家谱。这是一段停滞期。”现在有学者根据司马迁、杨雄、班固等人的自传体谱牒和现存的汉代石刻,提出汉代不是谱牒的萧条静止期,而是谱牒的活跃发展期。虽然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值得推广。他们的研究为家谱研究的深入发展铺平了道路。

3.家谱的应用研究。从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史等方面。,有利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优秀作品。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家谱资料,研究成果是社会史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属于微观历史研究的范畴。历史学家过去非常重视宏观研究,侧重于讨论社会和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新发现,基于家谱的社会史研究得到了发展。以65438-0996的社会史研究为例,很多著作都是以家谱为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还有就是姓氏的研究。这本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亲起源的书是《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了每个血亲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以及该家族特有的风俗礼仪和家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