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的历史沿革

县情榆社县榆社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南部中部,太行山西麓,张卓北苑两侧。东邻左权、和顺,北接太谷、榆次,西接祁县,南接武乡。面积1.699平方公里,人口1.4万。县人民政府驻季承镇。邮政编码:031800。编码:140721。区号:0354。拼音:榆社县。[编辑此段]历史沿革榆社在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先属朝鲜,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简县称聂县。晋改名为武乡县。魏太和十五年迁居南汀川聂城。隋在北庭川分设榆社县。唐初,榆社县改禹州,后县属辽州。宋西宁七年,榆社县并入武乡县。袁恢复榆社县,至今。【编辑此段】榆社县行政区划辖4镇5乡:季承镇、云群镇、贝豪镇、社城镇、何裕乡、北寨乡、洗马乡、蓝雨乡、蒋堂乡。[编辑此段]自然地理榆社是一个多石的山区,境内群山环绕,张卓贯穿全县,山川秀美。是理想的果、畜、蚕、鱼、药材生产区。榆社笨鸡蛋、榆社阿胶、榆社肉牛、甲鱼、银鱼、酥梨、红星苹果、蚕茧、药材都是山西名产,在日本、港澳、东南亚享有盛誉。该县四周是高山,中间是许多黄土丘陵,张卓河两岸是狭长的河谷平原。境内主要山峰;东边有布拉克山、静子岭;西部有五瓦背、五云山;北面有铜梁山和三仙脑。海拔除黑山为1.442米外,其余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五瓦背1901米最高。张卓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县,云群河、婺源河、泉水河、东河、南屯河等支流遍布全境。本县年平均气温8.8℃,1月零下7℃,7月23℃,年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约170天。[编辑本段]榆社自然资源丰富。地下埋藏着煤、铁、锰、石膏、油页岩和大量古生物化石,是世界闻名的化石之乡。出土化石的数量、种类和完整性举世瞩目,被誉为“化石之乡”和“古脊椎动物宝库”。煤、铁、锰、石膏、油页岩和其他矿物。工业主要有化肥、农机、印刷、电表、无线电元件、汽车修理、酿酒、针织、砖瓦、副食品加工、木制品、服装等行业。[编辑此段]著名人物玉舍出类拔萃,才华横溢。姬子在商朝开辟了一座城市,廉颇和蔺相如在战国时期媾和,他们的名字流传千古。十六国,石勒苏益格称帝,建立后赵。榆社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太行山区的老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刘伯承、、许、陈赓、李德生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战斗过。榆社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晋冀鲁豫边区誉为出兵、产粮、出干部、出经验的模范县。榆社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太焦铁路、太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泰兴、玉昌干线公路与县乡公路交错成网;通信便利,太原至阳泉、太原至昌野、呼和浩特至北海、偏关至晋城两条国家干线通信电缆经过榆社,通信状况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电力充足,太原-榆社1100V高压输电线路,榆社专用。山西华能榆社电力有限公司一期两台654.38+百万千瓦火电机组,二期两台30万千瓦机组,三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编辑本段]经济发展榆社地方经济发展迅速。按照“扩大电力、提升化工、拉长医药、发展绿色产品”的发展思路,工业经济成为电力、化工、医药、绿色产品四大主导产业,突出经济,走“区域产业创特色、规模发展创效益”之路。建设六个高标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小杂粮、蔬菜、干鲜果品、中药材、畜牧业五大支柱产业。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将以新理念统领全局,以新资产抓住新机遇,以新作风推动新发展。围绕建设富民强县和谐榆社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发展、引领作用、制度创新、人才保障四大战略,尽快把榆社建设成为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生态农业区、现代工业区、休闲旅游区、新型物流区。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5.3万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等。其次是大豆、土豆、高粱、油籽、麻皮。森林覆盖率40万亩,畜牧业主要有牛、羊、马、驴。养殖业包括猪、鸡、兔和鹿。【编辑此段】旅游资源和景点有响堂寺千佛洞,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的庙岭山上,为北魏、唐代石刻。文峰塔,位于榆社县东南一公里的浔山野,因其形似笔杆而闻名。化石博物馆,里面有三世纪的化石。新建的云群水库。此外,还有邓禹石塔和南村雕像,它们都是唐代的石雕。榆社县文峰塔在榆社县东南1km的浔山野,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文峰塔。此塔是根据“塔在东南,峰在繁华”的风水说法,为重振榆社文风而建。一开始叫“文峰塔”,后来改名为“文峰塔”。文峰塔从康熙末年开始修建,历时三年,雍正三年(1725)竣工。塔为锥形砖木结构,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方米,内部中空,底楼直径约3米。文峰塔一、二层有砖月梯和回廊,可上楼梯。三层楼以上是用木板和钉子做的木梯,用来攀爬。其间石阶层层,曲径如步云路。塔外每层有仿木砖雕成的屋檐、拱门;打开四面拱券洞门以供参考;洞口上方有砖塔牌匾,图案十分精致;宝瓶座放在塔顶,风铃挂在墙角,微风吹过,叮当声不绝于耳。榆社文峰塔不仅构思独特、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而且选址巧妙、寓意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塔所在的巽山,东倚崇鸾,西依玉川,南依笔架山,北依宜川河;塔就建在上面,就像笔峰直冲云霄,指着星星画着水桶;日出东方,塔影映伊川河,如笔蘸墨,如虹饮池;从北向南望去,文峰塔的峰顶正对着笔架山的三座山峰,看起来就像是搁在笔架上的笔筒。看文峰塔周围的景观,有绵延千里的层层山峦;下有银丝玉带,清流隐;铁塔巍峨,足以为大好河山增色。在榆社县,端午节有踩柳的习俗。文峰塔建成后,民间传说走柳能治百病,于是走柳被走柳所代替。这种习俗几百年来一直未变,所以每到端午节,游客们都会聚集在一起。【编辑此段】山西省榆社县高级中学榆社中学位于山西省榆社县季承镇东街20号。是一所全日制综合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有一支社会公认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全部合格,合格率100%,专业年龄结构合理。医务室有2名专职校医,学校心理咨询室有5名心理咨询老师。有专门的音乐艺术教学场所和实践活动场所。学科教学设备符合基本标准,具备每个学生自行操作的条件。配有200米环形操场,体育教学设备符合基本标准,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