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满族博物馆在哪里?
丰宁满族博物馆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大个镇宁峰路333号。丰宁满族自治县满族博物馆5438年6月+2000年10月开工,2002年9月30日竣工。建筑面积4695平方米,全长73.3米,宽12.3米,高23米。为砖混结构,主体建筑五层(局部造型六层)。建筑整体风格突出民族特色,典雅古朴。展厅面积3295平方米,仓库面积30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900平方米,多功能报告厅面积200平方米。建设资金526.8万元,会展资金6543.8+0.6万元。馆藏文物10000余件,珍贵文物1213件(其中一级、三级文物11件)。
2005年2月,丰宁满族博物馆被承德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承德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馆在宣传丰宁历史文化的同时,以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遗产保护知识,推动大家参与到古遗产保护中来。向公众免费发放《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册》和《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单;自免费开放以来,每年的游客数量达到6万多人次。
丰宁满族博物馆建成后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合并。抓住展示丰宁和满族特色的主线,开展系列展览活动,深入挖掘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潜力。2005年后,我们设计了四个主要的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是我县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展厅面积110平方米,展线70米。我县已有5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展出图片和实物100余件。* * *分为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技艺、饮食习俗、民俗风情六个部分;承德知青展(展览面积200平方米)分六个板块设计;丰宁历史文物展(展览面积420平方米)展览面积300平方米。展出文物442件。主要以丰宁出土的文物为基础,展示古代人类在丰宁活动时留下的遗物和遗迹。整个展览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经度,以各个时期的民族演变与融合为纬度,突出了丰宁几个重点民族的发展演变过程。满族民俗展(展览面积300平方米)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大量的民俗实物,展示满族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和发展过程,突出满族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和民族团结,激励后人继承开拓民族精神,努力开创满族文明的新局面。
丰宁满族博物馆不仅保护了县内的文物和出土文物,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专业人士不断加强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
满族博物馆的同志分别加入了中国长城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河北省博物馆学会、考古学会、契丹和女真历史学会。他曾多次在河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和他们自己的省份参加学术研讨会。原馆长张、策展人白瑞杰还应邀到外地讲授文物理论课程,并参与编写本省大型省级博物馆修缮工作大纲。近年来,他撰写了许多学术文章,并在国家和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辽代《谈山》、《古角兽崇拜》、《商品广告考》、《晋代河北丰宁、郝杰古长城》等30余篇论文引起社会关注,部分论文获奖。河北丰宁五道沟门廖墓,丰宁农业考古概述,丰宁上官营廖墓发掘报告,都是反映一个特定时代的文物。举办满族文史展,突破传统陈列僵化模式的启示——博物馆陈列设计探讨、文物市场乱象成因及相关对策探讨等。探讨县级博物馆如何适应当前的经济浪潮。编纂了近60万字的《中国文物简明词典》。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满族博物馆全体同志整理出版了全面详实的丰宁文物、丰宁历史文化、丰宁考古、文物、民间收藏记录。
丰宁满族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是河北省基层文物工作的一面旗帜,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丰宁满族博物馆的宗旨。展示几千年光辉历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英雄主义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满族博物馆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