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我们因为不满足而失去的例子更多。

1,一只老鼠跳进了米缸。坛子里的米多了,老鼠就站在米堆上,离坛子口很近。在这个高度上,它可以跳出坦克。这时候米堆的高度就是老鼠的生命高度,在这个高度它要及时跳出米缸。

但是,老鼠舍不得这罐米,一直拼命吃。它没有注意到,虽然它的肚子越来越丰满,但站立的姿势却越来越短。对它来说,缸口越来越高,已经超过了它能跳的高度——它生命的高度。

2.一个樵夫正在河边砍柴。他不小心把斧子掉进了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嗓子疼。

哭吧。赫尔墨斯得知此事后,很同情他。当他来问为什么时,他下到河里,捡起一把金斧头。

问他是不是他的,他说不是;然后赫尔墨斯拿起一把银斧子,问他是不是掉下去了。他还是说。

没有;当赫尔墨斯第三次下去拿起樵夫自己的斧头时,樵夫说这就是他丢的那把。

放。赫尔墨斯很欣赏樵夫的诚实,于是把金斧子和银斧子都送给了他作为礼物。樵夫带着三把斧子。

回家后,我把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了我的朋友。其中一个非常嫉妒,所以他决定冒险一试。

跑到河边,故意把斧子扔进急流里,然后坐在那里哭。赫尔墨斯走在了他的前面。

之前我问他为什么哭,就从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头,问是不是他丢的。那人高兴地。

说:“啊,正是;正是!”然而,他贪婪而不诚实的外表却遭到了赫尔墨斯的憎恨,不仅没有。

把金斧头给他,甚至是他自己的斧头。

3.有一个渔夫想省事,他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一条鱼也没钓到,沮丧地回家了。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太小了。你能在哪里抓鱼?我们先织一张大点的网,再出海打鱼。”听了邻居的话,渔夫在家里小心翼翼地织网。几天后,织出和邻居的网一样大的网。渔夫带着他的网去钓鱼,一天下来,他钓到了很多鱼。他高兴地唱着歌回家了。渔夫想,看来钓鱼的关键是网的大小。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我会钓到更多的鱼。渔民不再出海打鱼,而是日复一日在家织网。几天后,他把已经很大的网扩大了几倍。巨网织好后,渔夫带着它出海捕鱼。他花了很大力气才把这张大网撒到海里。渔夫想,如果把这张网收起来,鱼肯定会装满一船。想到这里,他开心地笑了。渔夫准备收网。当他拉网的时候,他觉得很重,半天拉不上来。网里确实有很多鱼,鱼拼命向大海深处游去,把渔夫的船拉了过来。渔夫意识到,网越大越好,贪得无厌往往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4.波兰的皮兹德斯基起初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波兰的独立,而是幻想恢复几百年前大波兰帝国的领土,于是入侵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不料被“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苏联红军打回华沙,险些丧命。

后来,列宁不满足于击退波兰入侵,还想以波兰为跳板进一步向欧洲输出革命。结果,在华沙城下孤军推进的红军一败涂地,后来被迫将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西部割让给波兰(这些割让的地区是后来斯大林和希特勒进攻波兰时苏联占领的)。

5.亚历山大、拿破仑、希特勒等。,盲目扩张领土,企图统治世界,野心勃勃,最终导致失败,帝国也灭亡了。

知足,讲道德经。我认为“灾难大于不满足”,不懂得满足,再去追求,一定会招来灾难。知其适可而止,不追求,安于所得,无为无德,但往往心满意足。知足可以避免灾难,保护我们一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