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前有一次尿了很久然后尿裤子了。现在控制不住自己在各个地方撒尿。我该怎么办?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小便这件事,甚至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憋”过:冬天,尿来了,却不想离开床,那就憋一会儿;我在看电视,我想小便。我很快就要做广告了,所以坚持一会儿。上课铃响了,老师没按时下课,只好憋着;工作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忙完这个就去厕所吧...

总之憋尿的理由有大大小小千万种,要紧急情况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憋尿,根本不把它当回事。他们只要屏住呼吸,不尿裤子,最后尿出来,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他们还能做什么?

尿路感染

夏天,人容易出汗。高温遇上潮湿,简直就是细菌滋生的好机会。他们经常憋尿。一方面细菌容易在尿液中堆积,另一方面尿道没有经过冲洗,所以尿道容易感染。如果一直拖拖拉拉不采取措施缓解,或者不及时纠正不良习惯,还可能引起腰痛、胃胀,甚至全身不适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你可能认为那只是因为你不注意卫生,但我不知道罪魁祸首很可能是你憋尿这个卑微的习惯。

膀胱“衰竭”

众所周知,膀胱就像是我们体内的一个“蓄水池”,专门用来储存尿液。每个水库一般都有闸门,我们的膀胱也是。如果经常憋尿,膀胱总是满满的,时间长了可能会失去“弹性”,导致想排尿时无法排尿,即即使打开闸门,尿液也排不干净;当我不想尿尿的时候,我总是误以为我想尿尿,也就是水库水位不高的时候,闸门总是想开。

事情还没到此结束,我们还经常憋着尿。膀胱的这个门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我们的膀胱壁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血管。当然,这些血管也会被压缩。时间长了,膀胱壁的黏膜会逐渐变薄,破坏膀胱的保护层,让外界的细菌更容易侵入。当细菌毫无阻碍地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时,就会“驻扎”在膀胱壁上,并不断繁殖、繁殖。

影响肾脏

正常情况下,尿液是在我们的肾脏中产生的。经过肾脏的精心选择,一部分尿液会流入膀胱,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排出体外。如果膀胱内的水位一直很高,虽然水是往下流的,但是膀胱总共就那么大,水憋不住就有可能“回流”,那么回流的目的地只能是肾脏,不仅会导致肾积水,影响肾脏的功能,还容易导致细菌进入肾脏,带来感染。

刺激血压上升

憋过尿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憋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紧张不安,身体甚至会不受控制地扭动。如果此时量血压,会发现血压值也在持续上升,对于正常人来说还好,但是对于平时血压控制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大脑小动脉的弹性相对较差,所能承受的压力较小。长时间憋尿会刺激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不容忽视。

可见憋尿不是一个好习惯。憋不住就憋不住。如果情况紧急到不得不冒上述风险,不得不憋着,那么记得小便后多喝水,多排尿次数,冲洗膀胱和尿道壁。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中老年朋友,长时间憋着小便时,蹲下或坐着比较安全,防止小便后昏厥;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从一个坑里学来的话,你可能会有一种预感,你可能要憋着尿了。比如还有三个小时就要考试了,进考场前肯定要少喝水,少上厕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