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最早始于哪个朝代?
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五代就开始生产瓷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到了明清时期,在竹山建立皇家工厂,成为中国制瓷中心。
就民窑而言,景德镇瓷业最晚在宋末至元初开始分化。“食陶者不受制于艺人的仆从,而受制于窑主,从而相依附。只有到了清代,才出现了“烧窑户”,他们从事两种烧法。明清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成就,与景德镇制瓷业细致的分工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瓷器,在釉色方面,有崇尚青色的传统,以青色为最珍贵。历代所追求的色彩,无非是深浅不一,意境稍异的青色瓷器,重彩釉也从未画过。
北宋时期,景德镇窑模仿蓝白玉的色调和润泽质地,创造性地生产出一种“土白润色”的青花瓷,使青花瓷艺术达到顶峰。这种青花瓷多在坯体上刻有深色花纹,薄而雕成飞凤等透明花纹,内外可见,釉色为蓝色,故又叫影蓝瓷。
当时这种青瓷在国内比较流行,被誉为天下景德镇瓷,从而使景德镇在南北各大瓷窑中脱颖而出,争得一席之地。
扩展数据:
景德镇的瓷雕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早在隋朝,就有狮子、大象和大型野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釉、釉下彩、青花斗彩、新粉彩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华丽耀眼。
景德镇瓷器习俗是景德镇瓷器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宋代,景德镇出现了“村窑火,户陶”的景观,制瓷业风俗初具规模。
景德镇瓷业发展到元代,技术上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继宋代青花瓷的创制之后,又成功创制和烧制出铝氧含量高的白瓷、青花瓷、釉下红、青花釉下红新品种,结束了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把瓷器装饰推向了釉下彩的新时代,形成了中国瓷器鲜明的特色。从而将景德镇陶瓷工业推向更远的领先地位。
明代是景德镇鼎盛时期的开始,陶瓷艺术集合了历代瓷器艺术的精华,获得了更高的发展。
在清代,中国瓷器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雍正产品,因其精美的釉面和优雅的图案而独树一帜。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民族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成千上万的名窑也停滞不前,趋于衰落。陶瓷的生产水平不断下降,生产规模日益缩小,制造技术还在沿用老方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景德镇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