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孝》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分别有哪些例子?
这些人物在三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不是很高,但仍然有很高的魅力和值得一提的故事。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三国中进入二十四孝的这些人物中的一些。
怀菊的遗产:沮丧的中国官员的成就
大家可能都知道“怀菊左氏”的故事,但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能就比较少了。故事的主人公叫陆机,他的父亲是鲁抗,东汉末年的庐江太守。陆机还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亲戚。后来东吴宰相鲁迅是陆机的儿子和侄子,但比陆机年长。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陆氏背景较为突出,是当地“吴县四姓”中的名门望族之一。
袁术最早占领南阳郡,南阳郡是东汉最大的郡,但位置不太好,处于刘表和曹操之间。袁术北攻曹操失败,转战淮南。袁术的新根据地是九江县,与庐江县相邻。“橘离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陆机跟着鲁抗去见袁术。陆机偷偷藏了三个橘子,走的时候掉在了地上。袁术嘲讽陆机,陆机回复说想回去拿给母亲,故名。此时的陆机只有六岁。
后来,袁术和鲁抗发生了战争,鲁抗被兼并到庐江县。失败前,鲁抗派鲁迅、陆机等人到吴县避难。孙策作为袁术的部将进入江东,离开袁术开始了江东的基业。陆机也加入了江东集团(攻庐江郡的执行者是孙策)。孙策遇刺,孙权成为江东集团第二代。因为性情忠厚,被任命为玉林知府,处于偏远状态。
他不擅长军事,却喜欢文化事业。他研究诗词、史书、礼记、易经等经典,作《天象图》。另外,陆机似乎学过占卜,不仅预言了自己的死期,还预言了“车在同一轨,书也一样”会还金。值得一提的是,陆机生前自称“汉代学者”。
哭竹出笋:吴栋重臣孟宗
“哭竹出笋”也是发生在吴栋的一个故事。主角叫孟宗,后为任蒙,因吴栋先主孙皓的表意派而改名。孟宗的妈妈爱吃竹笋,但是冬天没有竹笋。孟宗进竹林,感叹竹笋长出来了。这个带有神奇色彩的故事出自《楚国圣贤传》。
其实,孟宗并不仅仅是一个能体现孝道的故事,或者换句话说,边肖认为入选《二十四孝》应该是另外一件事: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葬礼。
三国时期是个乱世,越是乱世越需要维持秩序。无论曹魏、蜀汉、东吴,都有官员弃职参加葬礼,但屡禁不止。孙权专门就此问题召开会议,会议的结果是杀之畏之,严禁弃官出殡。结果不久,孟宗的母亲去世了。那时候的孟宗正是个武陵,无视法律,弃官出殡,然后在武昌等命。由于鲁迅的求情,他才免于一死。后来,孟宗成了吴栋的一个司空见惯的人,位列三公之中,死在了官位上。
吸血蚊子:充满神奇色彩的道士
在这些人物中,吴孟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的事迹被记录在《搜姬神》中,无疑具有很强的神奇色彩。首先说一下吴孟孝道的故事“蚊子满身是血”。
吴梦从小就很孝顺。吴梦家里很穷,没有经济条件准备窗帘。不是夏夜的时候,蚊子特别多。吴梦让蚊子落在自己身上,纵容它们吸血直到吸饱,为的是不让蚊子吸到自己爱的人。当然,这个小编还是不提倡的。毕竟蚊子可能携带很多病菌,有生病的风险。我血无边,蚊子也无边。无止境的喂养快结束了!
接下来是搜神的内容。吴孟在吴栋做县令时,遇到了一个叫丁乙的人,丁乙教了他其他的方法。他还得了所谓的“秘法魔咒”,成了有名的道士。《搜神记》记载了几件事。比如遇到大风,把纸扔到屋顶,一只蓝色的乌鸦把它叼走,风就停了。别人一问才知道,又有一个道士在湖上遇险求救。比如一个叫余庆的人,三天前死了,吴孟说他还没活完,躺在余庆的尸体旁边,过几天复活;再比如把河流分开,过了河,过去之后河流又会重新汇合。这些故事仅供参考。
卧冰寻鲤:一个有争议的“忠臣”
接下来这个人物叫王翔,他的故事可能更广为人知,那就是“冰上求鲤鱼”。王翔早年丧母,继母朱对王翔不好。她经常在王翔的父亲王戎面前说王翔的坏话,这导致了王戎对王翔的厌恶。有一次朱想吃生鱼片。那时,水已经结冰了。王翔脱下衣服,试着破冰去抓鱼。结果冰破了,两条鲤鱼自己跳了起来。
朱又想吃黄雀,于是几十只黄雀自己飞了进来。这些内容都记载在《晋书》中,很可能出自《杂语》,所以《晋书》受到批评是有原因的。
王翔东汉末年避难庐江,隐居30余年。曹丕时期,受徐州刺史陆谦之邀,到徐州做司机,表现出很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到了曹茂时期,王翔变得太普通了;在曹茂时期,司马昭对曹魏的控制非常严重。曹茂不甘心做傀儡,派兵攻打司马昭,结果被杀。王翔很难过,自责不已。到了曹桓时期,王翔成了阿丘,并做官侍奉中学堂。
司马昭死后,司马燕成了晋王。这时候司马氏篡曹魏势不可挡。王翔仍然假装是陈为,拒绝向司马燕低头。司马燕开创西晋后,不但没有批评王襄,反而更加敬重他。王翔拒绝向司马燕低头,显示了他的忠诚和正直。然而,王船山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以为王翔在第一只老鼠的两端,假装给自己留有余地。当然这是主观的,读者可以自己判断。
文之墓:因父被所杀而终身做官的隐士。
最后一个人物是王裒,王裒是一个隐士,在三国时期或西晋时期对政治和军事没有影响。王裒的父亲王逸是司马昭的一位司马。三国时期,司马昭等人带兵与诸葛恪争夺东兴大堤,发生了著名的“东关之战”。此战老将丁奉“雪中送炭”,大败曹魏军队,可以说是吴蜀北伐中难得的一次胜利(蜀汉桃溪之战与姜维相提并论)。
事后大家开始分锅。王毅直言不讳,说责任在主,所以王毅不幸被司马昭杀死。因为这层关系,王裒终身拒绝做官,也不承认西晋的统治。当然,他只能“免疫”。
王裒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他家很穷,但他不想被吃掉。迷人的形象和文化,在家里开始上学。王裒也很孝顺。王裒在母亲的坟前搭了一间小屋,每天都去坟前跪拜、嚎啕大哭。王裒的母亲生前害怕打雷。每当打雷闪电的时候,王裒都会去墓地陪她。后来西晋都城洛阳失陷,北方大乱。所有人都去了南方避难。王裒对家族坟墓的留恋减缓了他南渡的进程,他最终死于乱兵之中。
以上是《二十四孝》中关于三国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身份不同,有臣子、隐士、道士。他们的事迹也不一样,很孝顺。孝顺是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人需要树立的一种品格。但有些榜样是可以学习的,比如“抛下亲人”、“在听得见雷声的坟头哭”,有些伤害身体的行为,比如“躺在冰上求鲤鱼”,边肖认为还有讨论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