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近代革命事件有哪些?

1925年2月至165438+10月,广州革命政府在中国、苏联顾问和东江农工的支持和帮助下,组建了以黄埔军校为主力的东征军,两次与军阀陈炯明作战。

陈垣是广州革命政府战争部部长。1922年6月,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1923 1被驱逐出广州,占领东江地区(今惠州、河源、汕尾、梅州、汕头)。他们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勾结湘、赣、闽等邻省军阀,进驻粤、川、滇、桂军,夺取广州,推翻革命政府。

1924年冬,陈炯明在冯玉祥等人的邀请下由孙中山北上,建国后的北伐军主力进驻粤北、赣南。乘广州兵力薄弱之机,将部改名为“救粤军”并任总司令,分三路向广州挺进,约7万人。1925 65438+10月,广州革命政府决定组建东征联军,兵力约5万人,包括留在广州的粤桂滇创建军和黄埔军校,任命为总司令,率军讨陈。兵分三路:以三万余滇军为左翼军,五华、兴宁被石潭攻陷;以桂军六千多人为中路军,惠阳、惠州被罗岗围困;粤军、校军、铁甲车队等一万多人为右翼部队,广州在汕头、潮安取得进展。1年2月,右翼军队从广州出发。左翼军和中路军也相继出动,但与陈军勾结妥协。左翼军停在增城和博罗之间,中路军围而不攻,但右翼军以讨伐为己任,4日攻克东莞和石龙。14对淡水城发起攻击,有4000多陈部队防守。中午时分,郊区的守军被击败了。次日清晨发起总攻,一举突破,歼灭陈部队千余人。下午击退惠州、屏山陈军四千余人。淡水一战为东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1日,在白芒花(今百花),陈军6000余人大败,占领平山。26日,陈炯明从汕尾逃往香港,部下迅速撤至潮汕地区。27日,右翼军队占领海丰。旋三路追潮汕地区。3月3日,北路某粤军在蠡湖附近与陈军7000余人会师。在当地农民的武装支持下,激战数小时,将其击败。7日,南路占领汕头,中路占领潮安,陈军残部退守福建。八日,“救粤军”总司令胡林率万余人,由罗盘坝、河婆攻打普宁。右翼军于是决定从揭阳、西昌取校军和粤军第7旅,分两路回师,与林业部会合。13日上午,校军教导1团和粤军第7旅在棉湖、和顺遭遇6000余人,立即向其发起攻击。7旅攻和顺后,被林业部击退。蒋介石和教导1团主力来前方督战的廖仲恺被围,部队被杀数次,伤亡过半,无法支援。当天晚上,校军教2团突破阻击,从鲤鱼湖赶到和顺,加入战斗,直奔林业部本部,在那里夜间消灭了大部分敌人,迫使林业部全线撤退。右翼部队追击,于19,克吾华,24,占美县。胡林率残部回江西。至此,潮汕地区被东伐军彻底攻占。4月20日,镇守惠阳、惠州的陈军投降,第一次讨伐结束。

第二次东征(1925年9月),陈炯明余军约35000人,乘国民党党军、粤军从潮汕地区返回广州平定云贵军阀杨希闵、刘振环叛乱之机,重新占领东江地区,并与川军熊克武部(驻连山)、南路八系联军(驻高州邓本寅部)勾结,企图占领广州。这时,第一届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为彻底消灭陈炯明军,决定以国民革命军1、4军为骨干,加上进攻鄂豫赣的部队,共约23000人,组成讨伐军,下辖3个纵队。蒋介石为总司令,汪精卫为党代表,钱虎为参谋长,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65438年6月+10月1日,东伐军从广州出发,沿东江两岸向惠州快速推进。13向惠阳、惠州发起进攻,次日傍晚攻占两城,歼灭守城陈军3000余人,首战告捷,为彻底消灭陈军创造了有利条件。17日,十字军分三路东进:1纵队为右路军,经稔山进攻海丰、河坡;第二纵队是中路军,经平山新安微进攻龙窝、蓝塘。第三纵队是左路军,通过石弓神威进攻河源。22日,右军攻占海丰;蓝塘以南的中路军胡辣汤,与陈军主力一万余人相遇,战至次日大败。同日,左路军攻克河源。28日,右军、中军一个师在华阳东南汤湖包围陈军5000余人,经激战,全军覆没。至此,陈军无力抵抗,十字军长驱直入,几天之内攻克兴宁,收复潮安、汕头、饶平。随后,逃往闽赣边区的陈军残余分三路追捕。到0+165438年底,陈军除了七八千人投奔鲁豫联军外,全军覆没,第二次讨伐结束。

两次东征,全歼陈炯明军队,为统一广东、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随后的北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