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历史变迁
湖底长满了水草,大型游轮只能顺着航道行驶。
1950年,国家把西湖的治理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1951杭州启动西湖疏浚工程,全面再次疏浚西湖。到1954,所有工程都机械化了。
疏浚工程于1959完成,湖平均深度达到1.808 m,最深点2.6 m,西湖蓄水量增至1027.19万立方米。
疏浚淤泥填充了西湖周围的18田地和洼地,如肇庆寺和清波公园。
此后,由于淤泥的侵蚀和湖床沉积物的堆积,湖的深度下降到1.47米。
1976年,国家拨款200万元开始第二次疏浚西湖。
1980后,湖深上升到1.5m..
除了清淤工程,杭州* * *还对西湖堤岸进行了全面整治,建成后总长2.98万米,是西湖历史上最大的堤岸。
湖滨公园、中山公园、月粉、苏堤等10多个游船码头完成改造或新建。
西湖引水工程于2月1985日1正式开工。
在引水工程中,从钱塘江闸口段新建取水泵,日取水能力3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总库容的三分之一。
调水后,西湖水体透明度将提高5至7厘米。
环湖截污工程于1978开工,1981竣工。分为南、西、北三条线。埋设污水管道65438多公里,建设污水泵站10座。
1984杭州日报等五家单位推出新西湖十景,最终确定新十景为:云起竹径、九溪烟树、虎跑梦泉、黄龙崔涂、满龙贵屿、玉皇、龙井茶、宝石流霞、乌山天凤、软墩环碧。
杭州西湖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文化底蕴,于1982入选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1985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2000年,时隔71年,西湖博览会再次在西湖举行。
新西湖博览会于10月20日至10月20日,1110,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0万人次,旅游收入1120万元人民币,大大提高了杭州西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此后,西湖博览会被确定为杭州一年一度的大型会议展览活动。
2002年,杭州启动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严格遵循“申遗”标准,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始终贯彻“保护优先、生态优先”、“传承历史、彰显文化”、“以人为本、还湖于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控制、整治、保护有机结合。
(1)2002年2月20日,西湖周边南线一体化工程全面开工,6月10对外开放。
工程开挖水面2.69万平方米,新建和拆除桥梁24座,建设河港近10处,改造历史文化景观18处。
与此同时,雷峰塔和宋万书院等景点已经恢复。
(2)2002年底,启动西湖综合保护“三景区”建设工程,历时300天,于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建成对外开放。
主要包括杨公堤景区、湖滨新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
(3)2004年,对西湖北线(主要是北山街)和散落在西湖周围的“一街二亭三园四陵五景”等15处历史文化景点进行了整治。
(4)2005年按计划进行了八个项目,即两堤三岛、西湖博物馆、龙井村、龙井寺、韩美林美术馆、北山街部分景点、灵隐头山门牌楼、西湖研究院等。,西湖第四次下水。
(5)2006年,继续深化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打好最后一仗,重点实施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五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龙井八景”修复提升三项重点工程,于国庆节前建成开放。
(6)2007年,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二期、乌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二期、高丽寺修复、南宋官窑博物馆扩建、八卦田遗址保护、虎跑公园保护整治、虎跑路、满觉龙村整治等七大工程相继实施,新西湖第六次启动。
(7)2008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第七批八大工程:一是九溪-杨美玲综合整治工程;二是杭州夫子庙重建工程;三是黄愚山南综合保护工程;四是三个“西湖十景”纪念性标志项目;第五,西湖夜景照明优化工程;六、乌山景区综合政治工程三期;七是“梅坞早春”综合整治工程;第八,南山“仲晶村”综合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