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是怎么得名的?

黄埔:黄埔的地名叫黄浦江,南宋时命名为黄埔。它在清代被称为黄浦江。它发源于今天上海西部的淀山湖,流经十一区,在北部的吴淞口汇入长江。它是上海最大的河流,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1945建市时,以京东河命名为“黄埔区”。

卢湾:卢湾地名以卢家湾命名:旧时赵家浜自西向东流,转北流。转角处,罗住岸旁,故名罗家湾(鲁班路、谢徐路、太康路、建国中路一带),后称陆家湾。1945修建时,以国内地名“陆家湾”命名。1950更名为“卢湾区”。

静安:相传,静安寺始建于三国吴赤武时期,南宋嘉定九年(1216)从松江北岸(今苏州河)迁址至此(今常德路、南京西路、华山路、豫园路之间)。它是江南著名的寺庙。在1945修建的时候,中国的寺庙命名为“静安区”。

长宁:长宁的地名叫长宁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公共租界修建了一条跨越曹家渡与北新泾边界的道路,并以英国驻上海总领事的名字命名为“百里南路”。1943更名为“长宁路”,县名四川省。区位于1945时,取国内路名后命名为“长宁区”。

徐汇:徐家汇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末年,文渊阁的大学者、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设农场,从事农业实验,著书立说,死后葬于此。它的一部分后裔在这里繁衍生息,先命名为“徐家社”,后逐渐成为集镇。因赵家浜与李宗敬交汇之地,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来。

普陀:“普陀”地名以“普陀路”命名:20世纪初,公共租界在昌化路与陕西北路之间修建了一条道路,并以浙江省佛教胜地(1949后向西延伸至西康路)命名为“普陀路”。1945建市时,取境内道路名称后命名为“普陀区”。

虹口:虹口的地名命名为虹口港。虹口港原名虹口港。虹口区南部分为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玉井浦,东临沙井港,南接黄浦江。1945建成时,取国内港口名称后命名为“虹口区”。

闸北:闸北一词来源于苏州河(吴淞江)上的两座水闸。清康熙十四年(1875),在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河上修建了一座水闸,后被称为老水闸。雍正十三年(1735),在旧水闸以西三里的金家湾(新闸桥附近)又建了一座水闸,称为新闸。嘉庆年间,由于吴淞江贸易的兴盛,在老闸和新闸周围形成了两个市场。新门市场是吴淞江下游的主要航运目的地,有船只、铁器店和商业店铺,市场繁荣。市场附近的吴淞河北岸大部分还是田地。上海开埠后,新门和老门的北侧也开始发展,闸北的名称开始出现。当时位于1927,叫闸北区。

杨浦:“杨树浦港”,原名“杨树浦”,位于杨浦区西南部,北接马塘,南接黄浦江。1945建成时,取国内港口名称后命名为“杨树浦区”。1949更名为“杨浦区”。洋浦的地名是以杨树浦港命名的。

浦东:浦东新区位于上海的东大门,黄浦江以东,故名“浦东”。浦东新区最早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当时设立昆山郡,隶属新沂郡。川沙在古代是人死定居的沿海地区,唐天宝十年(751)属华亭郡。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属上海郡。清雍正三年(1725)后,分为南汇、上海两县。嘉庆十五年(1810),上海、南汇两县开始设置川沙富民堂。1992 65438+10月11、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滩县林三镇和黄浦区。1993 1浦东新区成立。1993年3月,杨浦区谢浦路街道,石楠浦东区周家渡、塘桥、南码头、上冈新村,上海县杨司镇、林三乡,黄浦区浦东部分正式划归浦东新区。

保山:保山,因山而名,明永乐十年(1412)定名保山。在中国的海边,用人工桩建造了一座土山,作为航海标志。为了船只进出长江口的航行,永乐皇帝将其命名为宝山。

闵行:“闵行”地名以“闵行镇”命名:闵行镇原名闵行市。闵行区南部,明代弘治年间形成一个市场(提到嘉靖时,山东人齐敏来沪求学,死后葬于此,故名)。镇位于1930,区位于1960时,镇名为“闵行区”。闵行地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上海志》,刻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距今约500年。《山河乡市志》卷二曰:“民兴市在十六保”。

石楠:位于市区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浦江。辖区主要是上海县老城区。鸦片战争后,县城城河浜(相当于今天的人民路)以北相继被占领为租界。原上海郡、小东门、十六铺的老城区,因与北部租界商业区的“北城”相对而被称为石楠。

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原名嘉定县,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设县。以年号命名,设置于1992。境内东临宝山区,东南接普陀区,南临吴淞江,西接闵行区和青浦县,北接江苏省。

奉贤:位于上海南部,南临杭州湾。清雍正二年(1724),华亭县位于东南,雍正四年正式建县。它的名字来源于奉贤泾,一条河。相传,吴国孔子的弟子闫妍(子祐)曾来过这里,因此得名。县城驻地最初设在南桥,雍正九年迁至青村堡(今凤城),民国元年(1912)再次迁至南桥。民国时期松江府直属江苏省,日伪战争时期划归上海特别市,一度改为区。1949年5月后划归苏南行政公署松江区,1952年隶属江苏省松江区,1958年撤销苏州区,同年划归上海。民国22年,金惠桥、小棠划入南汇县插花区,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原属松江县的柘林镇划入民国31年。1950年,阮巷乡划归松江县,松江县缺区纳入。

松江:位于上海西南部。唐天宝十年(751)设立华亭县,元十四年(1277)在此设立华亭府,次年改称松江府。元朝至清朝,松江府分为上海、青浦、楼县、金山、奉贤、南汇六县,川沙富民厅。民国元年(1912),松江府村县废弃,同年楼县并入华亭县。民国三年,因与甘肃华亭县同名,改称松江县。民国时期,江苏省行政督察署在此设立。松江区成立于5月,1949,隶属苏南行政公署。1950年纳入丰县阮巷乡,排除在丰县之外。1954年划入青浦县独阴、佘山、陈山、陈方四个乡和凤岙、方下、沈巷、普莲乡六个村,天心乡、新市乡三个村划入青浦县。松江区1958撤销,县属肃州区,同年划归上海。1966划入金山县茅岗公社,枫泾、林挺两个镇,凤味、汀新、祝星、漕泾、杨珊五个公社,张泽公社部分划入金山县。

金山:位于上海西南部,杭州湾北岸,西与浙江省接壤。是上海最早的成陆地区之一,是县城东南部漕泾镇沙集村的“高宅基”,也就是6400年前上海第一座沙山仅存的遗址。秦时设立的海盐县,南北朝时相继设立的钱景县、溆浦县及县衙均设在境内。金山卫位于明代,清初属娄县。雍正二年(1724),娄县设在金山县,雍正四年正式建立,以金山命名。县驻地初设在朱泾,雍正九年迁至金山卫,乾隆二十四年(1759)再次迁至朱泾,隶属松江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划归江苏省,1949年5月后划归苏南行政公署松江区。同年,横寮泾以北、纵廖婧以西的辽北乡划为松江县,松江县潘静以西的后港乡、万楼乡、林挺镇、张泽乡的部分地区划为金山县。1958被分配到上海。1966,松江县林挺、枫泾两镇和祝星、杨珊、漕泾、汀新、凤味五个公社划入,茅岗公社划归松江县。

青浦:位于上海的西部。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华亭县的秀竹、华亭乡和新绛、上海滩县的北亭、于海乡划归青浦县,青龙镇(今青浦)为驻地,因附近有青龙河、浦家河而得名,属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青浦县废。万历元年(1573),迁至唐兴镇(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县东北的新绛、北亭乡设福泉县,乾隆八年(1743)撤销福泉县,恢复管辖清浦县。宣彤二年(1910),原属元和(今苏州)、吴江两县花卉种植地张连堂,并入青浦县。民国元年(1912)直属江苏省。1949年,黄渡乡划归苏南行政公署松江区,同年昆山县敬亭镇、嘉定县西胜乡划归县域。1954年,杜阴、陈山、佘山、陈方等乡划归松江县,划入松江县田心乡。1956年,昆山县叶荡乡划入青浦县,店溪、石米、岗背、沙田乡划入昆山县,次年仍归县版图。1958转苏州,同年转上海。

崇明岛:位于上海北部的长江口崇明岛上。五代时,杨武在谷俊沙建立崇明镇和崇明。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天赐盐场位于、姚,元十四年(1277),迁至崇明郡,属扬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崇明县,属苏州府,后改为苏州府太仓府。民国时期属江苏省,1958+065438+10月改为上海。县东有佘山岛,南与江苏省、宝山区、浦东新区接壤,西、北与江苏省海门、启东接壤。

南汇:大约2000年前叫南汇嘴,曾叫海曲、南沙,因为长江受潮汐支撑,转向南与钱塘江汇合。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为防御倭寇,在南汇嘴(今惠南镇)建城并驻军。南汇创建于1726唐朝前后。建县时因县城位于原驻军南汇嘴,故名南汇。

5月1949,16,解放后南汇归苏南松江办事处管辖,10月1958,165438,国务院决定改为上海。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三次进入年财政收入超亿元(双十亿元)的全国十大富裕县行列。2001年8月,正式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