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戏是怎么发明的?
为什么叫“鲁剧”?
关于鲁剧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大致如下:
1、1915左右,回民区广饶县牛庄石家村(现划为东营区)的老艺术家石殿元,曾用纸驴变相唱《王晓捉脚》,受到群众欢迎,所以人们称之为驴戏。因为不够优雅,所以被一些学者音译。
2.1923年,这种驴戏进入济南府,主要剧目是“吕洞宾大瑶”。当地人不了解这出戏的来历,只听说叫“驴戏”,又因主戏以“鲁”字开头,观众称之为“鲁戏”。
3.鲁戏中的“鲁”字,原是25户人家的“吕”字。意思是邻里剧,家乡剧。后来在辗转反侧的过程中,“吕”被简化为“吕”。
4.以前的琴书多是两对情侣或一个家庭的伴侣,演唱的内容多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两个人都叫“鲁”,所以叫鲁剧。
5.鲁戏原名话剧。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唱歌时主要伴奏乐器是钢琴,弹钢琴的手指上下移动,所以叫弹;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有六种节奏,统称为“六律”,故将“乐”改名为“陆”。还有一个传说是,这种剧起名的时候,有老艺术家说,这种剧唱出来的时候,叫中风。乐与鲁谐音,故名鲁戏。
鲁戏是如何产生的?
鲁剧源头山东秦书,原称“小曲”,后因其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早期称“扬琴”),被群众称为“扬琴”。山东舒勤以其优美的曲调和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最早流行于山东省西南部,逐渐向北部(济南、惠民地区)和东部(青岛、烟台)延伸,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地区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南路、北路、东路三大流派。
山东秦书在演唱时,两人配合默契,以唱念为主,表演为辅,唱念结合紧密;演唱时,以扬琴和挂件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也是伴奏者,典型地体现了曲艺形式的艺术特征。这种集唱、说、演于一体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山东秦书从说唱艺术形式向戏曲艺术发展的基本条件
光绪初年,乐安(今广饶县)北部的农民为了生存,经常随身携带弹琴、弹节板等乐器。从唱钢琴书的小片段开始,或者流畅地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边弹边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曲调,以丰富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一些擅长演唱的艺术家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擅长人物表演的艺术家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秦书法家施殿元为首的班,试图把《捉脚》改成化妆表演,用竹、纸、布扎成驴的形状并涂上颜色,还有一个演员绑上彩色的驴,使之看起来像骑着驴。一个演员用鞭子赶驴;另一位艺术家演奏了钢琴、扬琴、竹板等乐器,演员们在音乐中载歌载舞。这种表演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第一次演出就很成功。一年初春,石殿元等人将许多琴书从坐腔的形式改为化妆表演,带领同学走遍博兴、广饶、威县、诸城、叶县、黄县等地。他所到之处,深受群众爱戴。由于“驴”在“王晓赶脚”表演中被用作道具,群众把乐瞳班称为“驴剧团”。典元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先声明自己在到处唱“化妆弹扬琴”。
1917(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翙组成的车班初入济南。此后,许多戏剧班也进入济南市演出。一些班社经常在烟台、青岛甚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剧的影响力。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队伍有黄家班、父子班、趣班、清河班、共和班等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陷入困境。曾经在济南市演出的剧团也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大部分艺人回到了家乡,剩下的组成了“怡和班”,维持演出,勉强糊口。抗战胜利后,演出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低迷。“怡和班”也在1946结束解散,艺人被迫转行另谋出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戏剧获得了新生。65438-0950,山东省文联地方戏研究室组织本省地方戏艺术的发掘、整理、实验和普及工作。省文联副主席段涛建议将其命名为“鲁剧”,但王统照先生不同意。经研究,确定为鲁剧。
在此期间,由义和团班盖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团还编创演出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剧目,开启了鲁剧现代剧目的大门。1951第一家鲁剧院公司济南鲁声琴剧院公司(济南鲁剧院)成立。1953,第一个省院团——山东鲁剧院成立。
此后多部剧陆续上演,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省鲁剧团还编创加工了《姐妹易嫁(逼婚)》等传统剧目,编创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4《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的借款》、《萧谷仙》分别在华东话剧展中获奖。李二老婆再婚,借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拍成黑白电影。《两个漫长的土地》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电影,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