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帮是如何崛起的?

陕西的对外经济贸易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700年的西周时期就开始了商业活动。明清时期,陕西商帮作为当时的十大商帮之一,垄断了中国西部500年的贸易。

/News/1/24.html

秦商的第一次崛起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陕西长期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建》中说“关中良田,帝王之居”。据了解,包括汉唐盛世在内的十三个朝代都曾在此建都。

其实陕西的辉煌不仅仅在这里,还体现在商业上。据专家介绍,在中国明清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陕西先进的政治文明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曾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扬天下的巨商大家,最终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商帮——陕商帮,又称秦商。

明清时期,为了巩固边防,当时的中央政府在陕西等地实行了“开盐”、“茶马互市”、“棉布征购”、“布匹交易”等一系列特殊的经济政策,为陕西商人的崛起创造了机遇。当时的陕西商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缘和物产优势,形成了以泾阳、三原为中心,西北。五百年来被尊为“西秦大贾”或“秦观商人”,曾位列中国明清十大商帮,与晋商、徽商齐名。连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也不得不感慨“商人有本,一般属秦、晋、徽州三县”,可见当时陕西商帮的影响力。

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的商人主要是将当地的手工艺品销往外地换取原料赚取加工利润的供销差,而陕西的商人则不同。由于地处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结构的结合部和农畜产品的交换中心,他们长期以来形成了贩卖贸易的历史传统,这使他们能够顺应潮流,发挥优势,开展业务。当时很多著名的秦商家里都有经商传统。而且明清时期从事边贸的陕西商人,很多都是弃儒经商的士绅。大量文人学士参与商业活动,将儒家传统文化知识运用到商业过程中,以智取胜。明代著名学者顾曾总结说“关中豪杰众多,其生之商贾为权主,普遍尊孝节用,具有古代君子之风范”。可以这样解释,在清代之际,一个广泛聚集了中国西部商贸领域士、农、工、商等各界人士的陕西商帮的崛起,是陕西几千年来商业经济及其商业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必然产物。

据悉,明清时期,陕西巨商异军突起,其中最著名的商贾多来自世代积淀、久经考验的商贾家族。他们分布在Xi周边的渭南、大理、韩城等区县。渭南是明清之际备受瞩目的星区。渭南的赵氏、颜氏、刘氏、詹氏,是当时的“关中首富”、“全省首富”。围绕着他们众多的商业家族,他们是龙的锯齿状鳞片。

当时渭南有谚,孝银,赤水有蚊。讲的是孝义镇的繁华,商贾云集,富遍天下。《大旱之年歌》这首歌,清末在陕西广为流传。“孝义镇原属渭南控制,赵老五也算关中财主。”无奈之下,饥寒交迫的人们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了渭南最大的富豪家族赵氏家族身上——因为赵氏家族的钱和粮,常人无法想象。“富贵不逾三代”似乎是一条铁律,一个家族的财富能跨越明清,必有其自立抗腐的力量。渭南赵氏家族富可敌国,甚至有一个后裔在科研中得了第一名,从而演变为“政治世家”。据说晚清小说《官场现形》的开篇是赵氏后裔中第一秀才写的,或者有虚构成分。但作者把赵氏家族视为“典型”的前朝大富大贵,可见一斑。

据介绍,在鼎盛时期,陕西商帮在全国各地修建了200多个陕西会馆,至今全国各地仍有不少“陕西会馆”、“关中会馆”、“西秦会馆”的建筑遗迹。陕西商人最早在异地修建的会馆是北京的关中会馆和河南上蔡的山陕会馆。明末,徽商迅速兴盛,夺取了秦商的许多地盘,但秦商仍居次席。进入清朝后,晋商虽凭借与清廷的特殊关系和票号的雄厚财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秦商仍是一个重要的商帮。

其实在陕商帮的经营模式中,也遇到了和今天非常相似的历史环境。古代陕西商人“坐在家里千里挣钱”,主要采取财政出资、掌柜经营的合伙制经营模式,然后进行利润分成。这种合伙制管理体制,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企改革。

秦商的历史贡献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垄断了中国中西部地区500年的贸易,创造了中国西部商品经济的神话,让今天的陕西人汗颜。

当时,晋陕商人为了满足徽商和其他商人的需要,往往利用邻省的优势相互结合。人们通常称他们为“西域商人”或“陕秦商人”。西方商人在明初影响很大,他们从盐业经营中获得了大量利润。可惜,他们内部的分裂是因为利益开始的。陕西盐商与山西盐商分道扬镳,最终陕西盐商得到长足发展,为陕西商帮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陕西商人作为以边境贸易为主的西部商业资本集团,在明清时期对中国西部经济的初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明朝二百多年,兰州、西宁的边茶、边布、边盐、药材、皮具贸易基本被秦商垄断。在明代,四川南路沿线的茶叶贸易也是由秦商控制的。因为他们的活动,康定从一个小山村变成了“樊沂总汇”的商业中心,陕西商人聚居的陕西街是当时康定最热闹的商业街。清朝以后,秦商进军四川腹地,几乎掌握了清初四川的金融命脉,进而垄断了四川井盐生产总资本的80%以上。后来随着川盐进入贵州的运作,他们又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云南、贵州。在汉蒙北部边境,陕西商人通过“马商”将贸易的触角渗透到了伊克昭盟和蒙古的旗帜上,逐渐成为了“旗帜经济的实际掌控者”。依靠这种优势地位,他们培育了明清时期以皮毛贸易为特征的陕北经济。

清代,陕西商帮的经营范围和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与明朝相比,他们在盐、茶、布、烟、木、药、皮、杂、金融等诸多行业都有了蓬勃发展。他们的经营区域北至乌鲁木齐、伊犁,南至佛山、上海,摆脱了明朝政府需求从属的被动局面,真正把自身的发展放在坚实的基础上,以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陕西商人的不断成功,大量货币资本回流陕西,直接促进了陕西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陕西布业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而且由于秦巴山区陕商的生产性投资,那里的采矿、伐木、造纸等行业发展迅速,使秦巴山区成为中国内生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区之一。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陕西在明清五百年间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如今,除了全国各地留下的“陕西会馆”或“山陕会馆”之外,最能见证当年陕西商帮兴盛的历史遗迹,大概就是散落在渭北澄城、白水、韩城的马扎桩了。据说这些被历史学家称为“地上兵马俑”的拴马桩,是当时秦商鼎盛时期财富的象征。

秦商的荣辱观与企业家精神

从陕西商人的“老规矩”(店规)和“老话”中可以看出,陕西商人的荣辱观既符合陕西人的气质,也符合工商业活动的需要。

下雨了,落下来了,我自己摔着爬着。这句话在陕西农村广为流传,应用已久。“做生意要勤快,不要偷懒,偷懒浪费一切;花钱要节俭,不要奢侈,奢侈会耗尽你的钱财。”崂山商人把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和传统上升到了事关成败的高度。这种精神和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陕西人的突出特点之一。

"当椎骨被埋的时候,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倾斜,变化是一般的."用智慧和远见谋财是陕西人谋财的老传统。正如军事家所提倡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求永生者,不足求一时。“崂山商人有“关龙之兵”的大气魄,善于研究市场变化规律,着眼大局,谋全局,先得战略优势。

“正品有利于生意,但假冒很难长久。”陕西商人不骗不骗,跟着市场走,按质论价。正因为如此,陕西商人被称为人硬、货硬、脾气硬的“三硬商人”。在布匹行,陕西商家提供的商品质量上乘,货真价实,信誉卓著,购销两旺,商品流通畅通,素有“关中价更高”之称。

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是陕西商人可贵的历史品格。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商人抓住诸侯对贸易放任政策的政策机遇,通过经商求财,迅速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隋唐时期,陕西商人抓住政府实行开明政治、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便利条件,形成了第二次大发展浪潮;明清时期,陕西商人得以抓住明清政府在陕西实行“开盐”、“茶马互市”、“随军贸易”的政策契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人集团,以“晋商”的磅礴气势垄断了中国东西部500年的贸易。

闯荡世界的开拓精神,是几百年来陕西商人驰骋四方的秘诀。西部山川满黄尘,生活艰辛。南方商人长期以来将其视为畏途。恶劣的自然环境阻挡不了陕西商人经商致富的脚步。他们上至甘肃,下至四川,兜售便宜的和贵的,为家乡发了财。道光年间,赵茜去了新疆,在那里,他去了千里之外的戈壁滩上的“一泉”。他只看到一个瓦房招待游客,走进店里问老板。他是陕西三原人。年轻时,他一个人在戈壁滩上生活了30多年,娶了一个老婆,成了戈壁滩上唯一的亲人,所以被称为“义全”。寸草不生、飞沙走石的千里戈壁,依然有陕西商人的炊烟。有哪些艰难险阻可以阻挡陕西人的求富之路?

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恪尽职守、锲而不舍的精神,是陕商成功的根本因素。人生最难的是做生意,异地求财,异地经商。艰难困苦不言而喻。清朝乾隆年间,成都的陕西商人想建一个“陕西会馆”,却被当地文人阻拦,说会馆可以建,但不许用当地的一把黄土,以免风水外泄。陕西商人毅然回到家乡xi安、通州,经过千里巴蜀古道,干脆背上一袋家乡的黄土,在四川修建了一座华丽的陕西会馆。明末清初陕西大商人孙豹,在扬州做盐商,三年成了女儿。后来求学期间成为陕西著名诗人。康熙二十八年,召考博学多才,官至阁中书衔。豹人斩钉截铁,说:“我在广陵(扬州)住了几十年,为的是能在京师做官,家人不至于饿死?”辞官归商,而不是做一个好官,是陕西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

诚信经营,恪守贾岛求真诚信的精神,体现了陕商长期稳健的经营风格。陕西富平自汉代以来就有一个叫“治镇”的镇,因做生意守信,所以叫“治镇”。三原商人梁旋选择贾淮阳为胶业时,一直是守盐场的制度,“论资排辈”。那些有风险和狡猾的规则和利益的人会创造出一种叫做“超级抽奖”的方法,即通过贿赂上上下下和超出原有顺序的人来带头支持食盐,因为他们的利润通常是翻倍的。“一度村民为超级大乐透奔走,邀公咸,不得。'善贾者不近利,且盐与其名不同。虽然是两个朋友,其实是三尺。我会留着它,看看曹是否被打败。几天后,第一件事就是用混沌之法,公为第一大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