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汽车历史

2065438+2008年6月25日,恒大斥资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间接获得Smart?King公司(FF全资)持股45%,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正式宣布开启跨界造车之路。虽然这段蜜月期没多久,我们就分手了,但第一步还是携手了“PPT造车”、“下周回国”的鼻祖老贾,这也注定了恒大在造车的道路上不会太平静。

当时钟拨回到今天(8月3日)中午12,在许家印“买、加盟、圈、大、好”之路的指引下,恒大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品,一次6款。在舞台上,许家印兴致勃勃,向媒体朋友和嘉宾介绍自己的产品。从恒驰1到恒驰6,产品矩阵涵盖了从A级到D级的轿车、SUV、MPV等乘用车车型。大胆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前卫的造型,可以说每辆车都很有特色,略显傲娇。此外,本次发布会上并没有过多介绍车型的内饰、具体性能以及量产时间,这也让很多网友和媒体对恒大持续持怀疑态度。

对于这场新车发布会,恒大在此之前并没有太多的预热,这与其一贯高调的风格不符,但习惯不按套路出牌的恒大还是赚足了公众眼球。六款新车一次性亮相,这可能是百年汽车工业史上罕见的一幕。而且,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专注于某一个整车细分市场不同,恒大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全线产品铺开到了各个细分市场。虽然恒大近两年通过入股、收购等方式,覆盖了电池、整车制造、动力总成、汽车销售、智能充电等全产业链,但要实现整合,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恒大汽车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伴随着人们的质疑。恒大造车是认真的吗?恒大造车是为了圈地吗?也许除了恒大自己,没有人能对这些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从这两年的实际行动来看,恒大也在向大众展示自己造车的决心。自2018年报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四大产业格局战略方针以来,许家印也制定了在三到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目标。恒大“买、并、圈、做大、做好”模式正式启动:654.38+04.49亿股入股国内最大经销商之一广汇集团,为销售铺路;13100万美元收购NEVS,获得造车资格;654.38+0.5亿美元投资科尼赛克,共同研发生产顶级新能源汽车;654.38+0.06亿投资卡耐新能源获得动力电池技术...套用许家印的话,真的是能买的都买,买不到就合作,势必通过金钱实现弯道超车。许家印甚至讲述了自己30多年前当车间主任时的成年往事,与制造业有关,表明了自己造车的决心。

恒大决心造车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近几年受大环境和政策调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退到了白银时代,急需寻找其他领域突破。作为一个与房地产规模相当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仅前景广阔,而且备受资本青睐。恒大健康(7月27日更名为恒大汽车,主营业务变更为新能源汽车)早盘下跌7%,新车发布后一度上涨10%,至当日收盘,市值3206543.8亿港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并且比恒大健康的控股方中国恒大高出4000亿。

造车有钱可以吗?显然不是。汽车行业的门槛很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业。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所以一般人不敢轻易触碰。作为地产圈的同行,华夏幸福和宝能已经提前给恒大上了一课:一个是退出新能源领域;一个半死不活。也从侧面证明了房地产的玩法不一定适用于汽车。这也是为什么还有很多媒体和网友看不起恒大的原因。

此外,根据恒大提出的目标,恒大的竞争对手不仅是未成年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奔驰、宝马等有钱有技术的传统汽车巨头。他们都有恒大有的,也有恒大没有的。那么为什么这些巨头会被超越呢?

而且从这几年造车新势力的情况来看,也印证了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长期烧钱的行业。即使恒大有钱有势,也未必能承受长期亏损。所以按照许家印的目标,是在量产上分摊成本。然而,随着这些传统巨头的转型和电气化,这一目标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最后,新车的出现预示着恒大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接下来的情况会比现在更加严峻和危险。如何通过“买买买,平仓转圈”变成“大、好、好”?这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行业整合的能力来支撑。走错一步就能把之前的努力化为乌有。

2010当许家印喊出“三年中超,五年亚冠”的目标时,连恒大球迷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现在看恒驰的logo和恒大足球俱乐部的会徽很像,62岁的许家印肯定希望恒大足球的成功可以再复制一次。

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有争议的。特斯拉是,或许恒大也是。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