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为什么要分文理
主要是因为高考是文科考试。的确,会有备考。只要高考分文理不同科目,高中生分文理是很自然的。
历史的发展
从清末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高校多为自主招生,各高校考试科目略有不同,或文理兼收,或文、法、商科对历史、地理、理化的考试要求和范围不同。建国后,自1952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一直是文科考试。
考试科目
比如1953到1954,理工类、卫生类、农林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知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文学、政治、法律、财经、体育、艺术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知识、历史、地理。从此,直到1965,高考都是文科考试,只是考试科目略有变化。
不同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兴趣。有人喜欢文史,有人喜欢物理化学,当然也有文理全面的学生。一方面,人们经常谈论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5,吴晗数学考了6,却考上了清华大学外文系和历史系,强调要计较偏科,考验人品;另一方面要求所有学生都是文理科,最好各科全面发展,什么都做。
专业人员的选择和综合评估
其实专业人员的选拔和综合考核往往是一个无法兼顾的两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