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中的暴君是方用来“讽刺”唐太宗的吗?

想先憋着。《晋书》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量丰富。毕竟政府集中人力物力编纂的史书,在资料完整方面是有保障的。有了《晋书》的存在,从三国末年到晋代的历史脉络就比较清晰了,方志的价值就不必赘述了。这是因为魏晋的研究是绕不过去的,因为三国之名虽然有方志,但是没有方志,所以晋书的各种方志对于魏晋的制度研究来说就显得特别珍贵。三国时期,地理和官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晋宋书很好地填补了三国在这方面的不足。遗憾的是,这两部书主要集中在魏的内容上,很少涉及吴、蜀地域官制的变化。此外,《晋书》中还有丰富的异族记载。由于春秋时期十六国失守,《晋书》成为研究十六国外族政权的难得珍贵资料。

另一方面,《晋书》是公正客观的,唐朝的一批大臣、大臣不必奉承晋朝来增强自己的合法性。以史为鉴,不带感情地记录事情,是难能可贵的。你说《晋书》吹嘘司马懿被俘斩首,但人不避诸葛之死,生了仲达。宣帝皇帝呢?我值得怕他吗?至于不足之处,也是与《晋书》的客观性分不开的。比起私货明显的前四史,《晋书》似乎没那么受追捧,有点像咸鱼。《晋书》作者20多位,水平参差不齐,拿着工资干活。一般都是到处东拼西凑,就算完成任务也会忘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晋书》的编纂时间太短。直到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才下令修订《晋书》。最大的目的是给太子李治佐一个治国的参考。方等人花了两年时间编纂而成,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驾崩。这么短的时间,自然没有太多精力去细说内容。

《晋书》的客观性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作者懒得去吹嘘谁,也懒得去批判谁。叶凡写《后汉书》的时候,就像一个光武帝的粉丝。然后在方写了司马懿,写了很多丰功伟绩之后,唐太宗说要一点警示,于是最后急转弯,把祖上受辱的事情都搬了出来,比如三马的低谷,甚至晋明帝的哭诉,就像学生的习题逼着他在文末指指点点。

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晋书》的作者大多对晋朝没有感情。他们没有像前辈一样有什么人生追求,只是因为皇帝让我这么做。这就导致《晋书》写的不是很用心,经常显得没脑子。如果要批判司马懿一家是吧?那我就把司马懿吓得动笔,张春华刺死侍女,司马师杀妻,不管合理不合理。这还不错,更没脑子的是,怪力的乱神也是写进去的。当然两年编一百三十卷,平均六天一卷。如果你能完成它,一切都会好的,你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

因为史料来源不确定,所以《晋书》里经常发生自己打自己的脸,甚至一个人的死亡日期都可以写在不同的传记里。《晋书》作者对人物的判断和动机往往缺乏考虑,而是采用一些不严谨的说法。比如从后者来看,张贵为了搞割据,自邀保卫凉州。同时,由于资料来源太杂,作者水平有限,晋书的知名度也不如前四史那样擅长叙事能力。但史料的混乱和成书的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唐人尤其是李世民的历史定位。《晋书》是在前人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通过比较《晋书》的记载与其出处记载的不一致,以及李世民本人所写的赞美之词,可以推断出其政治意图(如李世民批评司马燕愚公长子司马忠是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即在为自己弑父开脱),这是《晋书》的另一个价值。

总的来说,《晋书》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史书,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优点导致了明显的缺点。《金淑》的优势在于资料来源丰富,但缺乏对庞杂史料的甄别能力。作者的态度是客观的,但没有明确的个人观点。顺带一提,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晋书》是司马家的禁忌,认为《晋书》里写司马懿父子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是常识,以此来美化他们。对司马懿父子的正面描写只是沿袭了各种传世材料,而《晋书》对司马懿皇室的批判和揭露却令人匪夷所思。但是,《晋书》确实有一个禁忌对象。此人与司马氏家族无关,而是皇族的始祖,西凉国君。他简直就是《晋书》中贤良之主的化身,外表都带着自己的光芒。所以,那些渴望学习金淑的人还是得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