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绪的戊戌变法是一场梦?
改革从来就有两种,一种是统治阶级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改革;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比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改革者都必须控制强大的力量,以应对保守势力的反击。
现在回想起来,戊戌变法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在政治上凸显了改良派的幼稚。步子太大,同时进攻力量太多,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支撑。当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击时,整个改革只能以失败告终。
要知道慈禧是在丈夫死后才开始掌握权力的。到她回到光绪时,慈禧已经掌握了30多年的满清最高权力,在朝中势力,尤其是在军事上根深蒂固。
光绪要想这次改革成功,就必须赢得慈禧的支持,或者至少是国内的一些势力。但是,光绪的戊戌变法从一开始就迈了太大的一步。
从戊戌变法开始,就明确要采取激进的改革措施,如废除旧官僚,任用维新派,训练新军,废除科举八股等。可以说是同时得罪了旧官僚体系和旧军事体系,连康有为的阶级也得罪了。而不是采取拉一个打一个的策略,希望改革一步到位,同时得罪这么庞大的势力。另外,如果我们手中没有强大的军事支持,就没有办法抵御保守势力的反击。?
当时中国的环境和日本、俄罗斯不一样。日本和俄国都站在改革力量的前列,掌握了巨大的力量。比如日本改革过程中,曾经发生过武士阶级的武装起义,但是被新军镇压了。在没有新军的时候,日本维新势力仍然和武士阶级的开明势力结盟,比如推翻幕府。然而满清却不是。政治上和军事上,保守势力都很大,虽然也有一些开明势力在里面,但是力量太弱了。同时,由于科举改革得罪了士绅和这些阶层,官制改革直接把所有官僚推向对立面,军制改革得罪了现有的武装力量,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光绪年间,国内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甚至与西方相比还处于萌芽阶段。再加上改革比较激进,同时得罪的势力太大,说白了就是步子太大,政治太幼稚。甚至当我得知慈禧要政变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袁世凯,却没有考虑到袁世凯也是现有官僚体系中的既得利益者,没有考虑到袁世凯的武装力量甚至比荣禄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