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人如镜,能说出哪个诗人口中的得失?

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一个人的衣服;以他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道历史的盛衰。

这句话出自李世民,出处是《旧唐书·魏徵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敢言的魏徵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泪说:“夫君,以铜为镜,可以衣冠楚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有,我死了一面镜子!"

意思是:一个人以铜为镜,可以看出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得当;以人为镜,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以史为鉴,可以知道一个国家兴衰的原因。郑伟死后,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

扩展数据

大业十三年(617),魏徵在舞阳县成元宝帐下做官。元宝起身回应李密,发出瓦帖。元宝给李密的信都是郑伟写的。李密见魏徵很有文采,便召见魏徵、魏徵,提出十策来加强瓦当,李密却不必。

大业十四年(618),王攻沧城,被石密所败。王转攻泺口,又败于史密。而魏徵对郑相长史说:“李密虽多胜,但死伤兵多,瓦岗山又无宝库,故兵无有功赏。不如深入沟中,占领险要,与敌相持,待敌粮尽,率军追击。这是取胜之道。

如果洛阳没有粮食,王早就和我军决战了,但我们这时候没有和他决战。”郑祥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魏徵说:“这是一个聪明的计划,怎么会是陈词滥调呢?“一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