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理论的形成与意境的界定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次用“境界”这一概念来评价嵇康、阮籍的诗歌,认为他们的诗歌“意义模糊”,并提出了“强调文外主题”、“包裹余味”等重要问题,可视为文学意境理论的萌芽。盛唐以后,意境开始得到充分的表现。相传“意境”这一概念甚至直接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歌中。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歌三大境界之一:

诗歌有三种境界。一个是物的境界。如果你想做一首山水诗,张权石云峰的风景美极了,神仙在心中,神仙在环境中。他们把环境放在心里看,放在手心里,然后用思想去理解环境的形象,所以是类似的。第二,情况。娱乐圈的烦恼和委屈都在身上,然后想一想,得到自己的感受。第三,意境。如果你心里也想一想,你就会得到。

这篇文章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态境界”,必须身心入境,只有深入了解石泉云峰“极美极丽”的神韵,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去体会生活的娱乐忧虑。有了这种情感体验,他就能驰骋想象,深刻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者必须发自内心,得自内心,有真诚的人格,有真实的发现,“意境”才能真正动人。

他还论述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总是言意的,却是不清无味的;总是谈论风景,也是无味的;东西一定是既好又好的。“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见解。继王昌龄之后,诗人皎然进一步推进了意境的研究,提出了“境界无止境”、“文外有旨”、“取境”等重要命题。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意”、“味外之意”的观点,进一步拓展了意境理论的研究领域。后来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代一代的深入。严羽的“异材”、“异趣”说进一步规范了意境理论的范围;鲁世勇,阿明王朝的人,注重意境的韵味。阿清王夫之深入探讨了情与景的关系。最后王国维总是成功了。他指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就自成一格,有自己的名句。“值得注意的是,意境理论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变化,尤其是南宋以后“境界”的概念夹杂其中,使其内容变得极其复杂。意境几乎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概念,可以各种方式引申。理论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推广到一切时,它就失去了理论意义。

因此,我们主张以意境的基本含义为标准来界定意境的内涵,使意境作为一个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并由直观范畴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理性范畴,以利于其应用。而它的许多其他含义,则被赋予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来承载,以此来区分“意境”与“境界”的区别,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恰当地定义意境: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充满情景性、现实性和生命力的,具有无限魅力的诗意空间。如果说典型意象是单一意象,那么意境就是由若干意象组合而成的意象系统,是文学意象作为整体意象出现的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