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苏轼也干过水利工程?历史上还有哪些名人处理过水?
孙帅:楚庄王称霸的大英雄
孙帅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公元前602-593年间,孙帅任楚国灵隐,建少尉(屈?Bēi),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灌溉条件,显著提高了当时的粮食生产能力。
邵北
少皮所在的淮南地区,地处大别山北麓残脉,南北过渡带,降水分布不均。在哨皮建成之前,夏秋两季的暴雨容易引发洪水,雨季过后往往会发生大规模的干旱。简单总结就是地形+季风过渡带,旱死涝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孙帅利用东、西、南三面的空隙,在固安丰县以南的大片低洼地圈起了一个人工湖,把东边的积石山、东南的龙池山、西南的龙穴山的溪水引到湖中蓄水,用于农业灌溉。为了保证充足的灌溉用水,他还在北塘西南挖了一条子午渠,把水引到池塘里。丰雨之年,为了防止湖水泛滥,孙帅在北塘西、北、东三面挖了五道闸门泄洪。“水涨时开门排水,水消时关门蓄水”。于是,邵北2600多年的灌溉史,就从它的“百余里地,数万顷田”开始了。
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淮南成了楚国稳定的后方粮仓,从此楚在江淮地区的统治大大巩固,可以有效抵御吴越入侵,实现沿淮吞并,进而与北方的齐晋争夺陈宋国的军事扩张战略。可以说,孙帅在江淮地区的农业建设为楚庄王的“一鸣惊人”提供了物质保障。
王晶:一个平凡的名字,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王静香
古语有云:“黄河平,天下太平。”黄河治理一直是中国水利的一大难题。在几千年的黄河水利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治理洪水,只为得到洪水的暂时缓解。王晶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王靖治理黄河后,安澜曾长期出现在黄河中。后人在研究黄河安澜的历史时,高度赞扬王靖:“王靖治河,止汴河归济,筑堤修渠,从荥阳到黔城海口,行程千里。”读了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依然没有河灾,这是禹的一大统治。"
“王京治河,成就阿兰千年”的描述可能有些夸张。谭启祥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将古代黄河泛滥的历史分为唐以前和五代以后两个时期,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全流域的森林、草原逐渐遭到破坏,沟渠、支流、湖泊逐渐淤塞。换句话说,自古以来黄河灾难的症结应该在泥沙中找到。后来姚汉元先生考证,说王晶没有达到千年安澜的效果,却有“三十余年不溢,百年小康”这样的情况。
黄河治理得很好
王晶出生于琅琊,其八祖酷爱天文,经常在夜间观星。公元69年,黄河开始治理。王荆真的有治理黄河的办法。他每隔十里建一个水闸,使河水来回流动。也就是说,在黄河大堤上每隔十里修建一个水闸,把这些水闸恢复改造成下部有开口的溢流堰。用“堰流法”控制河水来回流动,将洪水和泥沙滞留在两堤之间,以清理和加固堤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泄洪系统,减轻了下游河岸的压力,有效地降低了黄河发生洪水的概率。
马震:杭州有西湖,犹太人有眉目;湖越多,胃越大。
鉴湖之父马震
东汉人马谡,任会稽太守时主持鉴湖工程,使绍兴平原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绍兴在古代是会稽郡。惠济区北面是海,南面是山和沼泽平原。它曾被称为“从海底捞出来的土地”。每当山洪爆发,平原就变成了一片广袤的国土;干旱时,没有水可以灌溉。另外,杭州湾有怒潮,农田经常被海水淹没,导致粮食绝收。在这样的水环境下,百姓贫穷,生计艰难。
绍兴古城
东汉会稽郡守马振上任。经过详细的考察,马震提出了鉴湖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在历代修筑的湖堤基础上,修筑新堤,使新堤与旧堤连成一条长* * * 127的大堤,将原有的大小湖泊环绕起来,形成周长310,宽约五里的鉴湖,又称昌黎。马谡在湖中央修建了一条六里长的驿道作为湖堤,将鉴湖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由于坝面高于农田,形成自流灌溉的局面。从那以后,天气干燥时,就开闸灌溉农田。当雨季到来时,水可以通过镜湖排入杭州湾。
东西湖大堤
据史料记载,鉴湖建成后,会稽山整个北部平原都得到了防洪保护。曹娥江以西约9000公顷土地,千里平坦,芳香四溢。
江:致关和金志润。
江·
姜(653-723),唐代威州威县人。他做过县尉、县令、刺史、谏官、大理寺官、司农官、河官,最后成了大师。他生活在充满希望的初唐时代。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帝国的基础,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与农业兴衰息息相关的水利也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唐朝在中央尚书省下设水部,“掌管天下河塘之法令,以引渠筑坝。”盐总是利用船灌的好处。“还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水利法《水部体例》,把水利的发展作为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
在这样的强烈号召下,各地官员自然把水利农业建设放在心上。在初唐水利建设的大潮中,江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
神龙三年(707),河北威县水患严重。姜杜诗“弃运河而用”,现在他利用河北魏县附近的旧河道疏浚张家河,以消除洪水。此外,他还在清池县(今沧州市)东南开了两条渠:一条赌石矛河,一条赌漳水,引水灌溉农田。据调查,姜担任河北道监和农耕使者,不过才四五年。他辖区内建有七处水利工程,可见他治水的热情和勤奋。
蒋主持的最有成效、影响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古铜皮工程。开元七年(719),蒋调任通州(今陕西大理)刺史。他重修铜陵邳,造堰引黄河水,引黄河水入渠,增加了渠水量,灌溉面积增加到60多万亩,缓解了长安城654.38+0万居民的粮食需求。因此受到唐玄宗的称赞。
铜陵北俯瞰今日。
寿司雕像
苏轼(1037-1101),生于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造诣一直为后人所景仰。但相对于他的文采,苏轼在治水方面的天赋也是令人佩服的。
苏轼的治水足迹几乎遍及他工作的每一个地方。多亏了苏轼,否则,西湖这个“人之眼”今天可能不复存在了。苏轼两次在杭州做“地方官”,都发现西湖杂草丛生,泥沼丛生,即将消失。如果西湖消失了,西湖周围的农田怎么灌溉?渔民应该怎么生活?为此,他上书法院,要求对西湖进行整治,最终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当时的西湖“有田二十五万尺,水却很少”,清理淤泥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苏轼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湖中筑起了一道长长的堤岸。为了保持湖水的连通,在长堤上修建了六座桥,后来分别称为应波、索兰、望山、堤、东浦、过虹。堤的两边种上了芙蓉和柳树,最终成了湖上的一条通道。如果你今天游览西湖,你仍然能看到的堤岸叫做“苏堤”。
今天的苏堤。
潘继勋:以堤束水,以水攻沙,黄河不能改道!
潘继勋(1521?1595),浙江湖州人。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到宗申万历二十年(1592)的二十七年间,先后四次主管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成果丰硕。
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为了保证南方的五子能及时运到北京,京杭大运河会同段疏浚,本来是好事。但这样一来,黄河就和大运河连在一起了,黄河下游一直是主流移民,经常被淹。经过这次沟通,黄沙的泥沙进入大运河,淤塞运河航道,经常造成水运中断。
为了保证运河的畅通,朝廷采取了“引水杀势”的方略,从多处引水。众所周知,黄河一碗水,半碗沙,所以早就有“水缓则止,沙止则河”的说法。一旦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发洪水就成了多雨之事。果然,黄河泛滥。为了保护凤阳、泗州的墓葬不被洪水淹没,朝廷采取了“堵北疏南”的政策,允许黄河泛滥到南岸。到嘉靖后期,黄河下游曾一度分支13股南下,灾情严重。六年来,朝廷换了六个官员治理河道,灾情依旧。当初他们只关心皇陵,做事却不顾头。现在人民受苦了。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沛县黄河再决口,数百里隔汪洋,朝廷惊惶。同年6月165438+10月,明朝廷任命一向勤政、政绩显著的潘继勋为丞相何导(明朝主持河道管理的最高官员),辅佐工部尚书、丞相何操朱恒工作。
潘继勋老在黄河下游探索了许多险滩,深入到河工和沿黄群众中听取治理黄河的意见和建议。他深感开河分水是一种消极的治河方式,于是提出了“引上源,疏下流”的治黄方案,反对以前的南水北调的做法。希望通过“开疏降”,结束黄河泛滥的现状,实现“一箱水”的目标。但朝廷拒绝了“开导源头”的建议,只同意“疏污”。为什么这么问?没有钱。贾静超差点破产。但潘继勋辩称,法院只能勉强同意修复部分旧河道。朱恒和潘继勋带领9万多名劳动者投入到紧张的建设中。不久,新河140华里开河,旧河52华里修复,筑堤30000余丈,石堤30华里。
隆庆三年七月,黄河从沛县决口,九月淮河再次决口。黄淮泛滥,洪水过江。潘继勋被朝廷重新任命为宰相兼军务提督。通过上次治水的经历,潘继勋深刻感受到,黄河问题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清水河流,也不能完全采用适合清水河流的方法来治理黄河。他说:“刘皇是最浑浊的,沙子排第六。如果到了秋天,水是第二位的。两升水八升沙,除非极度湿滑,否则会停滞不前。水强则沙随水走,水弱则水随沙走。”这是黄河的特点。于是,他脑子里就形成了“以堤治水,以水攻沙”的想法。不幸的是,法院的资金有限。潘继勋只能亲自监督五万民工封堵11的执行口,修筑从徐州到邳州西岸三万多尺的堤防,疏通尤克湾以下淤塞的河道,修复旧堤。这项水利工程“治水攻沙”效果显著。河道一如既往的深宽,水运顺畅。
在担任总理期间,潘继勋修复并加固了27万多英尺高的旧堤坝。黄河两岸修筑堤防34.7万座,新建堰闸24座,利用51土石月堤护坝,封堵决口,疏浚淤塞河道30余万条,保持了黄河、淮河、运河多年稳定,实现了运河畅通、黄河安澜的宏伟目标。
“以堤治水,以水攻沙”的思想是潘继勋半条命治水战略的核心,也是人类未来300年治理黄河的标准。中国古代治河思想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一个“堵障——分水——束水”的辩证发展过程,而潘继勋的思想和实践则完成了从“分水”到“束水”的第二次否定过程。他的治河思想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来传统的治河观念,而且对300多年来人类治理黄河的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