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浦后来被称为()和()。

李白被誉为唐代诗仙、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杜甫被誉为唐代诗圣、大诗人、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1]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季承(今甘肃天水秦安县),生于碎叶城(唐朝时为安西首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幼时随父迁居建南省绵州长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他出生于绵州长隆(今四川江油)。他一生都喜欢到处旅游。因为他一生中在青莲居住的时间最长,青莲的生活也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所以后来被称为青莲居士。李白有一千多首诗,其中《李太白集》代代相传。762年卒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享年61。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他只身离开四川,开始了广泛的漫游。南至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县),居安陆、英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才被叫到长安拜翰林。后来因为无法与达官贵人见面,在京仅两年半就被赐回黄金,然后高像道士一样,在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记了道士紫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流浪的生活。后人把李白、杜甫称为“杜丽”,把李白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整体风格清新典雅,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又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放荡与腐败,表现了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积极精神。

杜甫(712-770),字美,唐代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一起被称为“杜丽”。为了区别李商隐、杜牧和“小杜丽”,杜甫、李白也被称为“大杜丽”,杜甫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是深远的,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人称他为杜士毅、杜工部,也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1-4]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深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表明了他“尊君而从之,然后使俗为纯”的政治理想。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荡,揭露了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忧国忧民的人生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的日益腐败,他的生活也日益陷入贫困和失望之中。杜甫在漂泊的一生中创作了《春望》、《北伐》、《三官》、《三别》等名篇。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逃离了战乱,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但他仍然关心一生,操持国事。杜甫虽然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他的代表作《饮酒八仙之歌》中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和干云。[5]

杜甫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着“使君尧舜上位,进而使风俗纯洁”的宏愿。杜甫在世时名气虽不显赫,但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大约有65,438+0,500首被保存下来,其中大部分被杜工部收藏。

寻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