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战役历史

水口战役的历史如下:

1932年6月,为解决入侵赣南的广东军阀部队,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调回赣南。7月2日,1932,红军第三军团在大余东北赤江地区首先击溃国民党军四个团,部队退守大余。第二天,一个红军兵团占领了南雄以北的梅岭关,并击败了一个团的守军。7月4日,红三军团开始围攻大余。

国民党粤军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集中在南雄,企图进攻红三军团,随后敌人退入水口尾。6月19327、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决定集中3个军团的兵力,对水口尾的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反攻,迫使其退守南雄。此役击溃敌军众多,红军伤亡惨重,弹药消耗巨大。但通过这次对国民党粤军主力的沉重打击,使其不敢轻易进犯南方苏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南翼基本稳固。

水口战役的意义

此役,红军击溃粤军15团,对进入江西的粤军打击很大,稳定了中央苏区南翼,为红军北线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这次战役中,红军不仅没有夺取重要的东西,而且自己也“损兵折将2000多”。这场战争并没有达到歼灭的目的,而是造成了溃败战和消耗战。原因是部队不够集中。

水口战斗时,主攻方向选择不当。红军主力本该从右翼包抄敌人左后卫,切断敌人退路,但主攻部队从左翼出击,导致敌人战败,未能追上吉尔吉斯斯坦。有的部队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进行拦截,使敌人乘隙逃跑。同时,一些部队在重大战役中误报情况,未能察觉敌情,也是红军未能大量歼灭敌人的重要原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雄水口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