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化

桐城是江淮文化圈的发源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色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资源。桐城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00余处,其中重点地面文物130余处。桐城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有以柳池巷为代表的众多民间故事和传说,数以千计的民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有高拍子、樊氏锣鼓等民间音乐作品,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谚语,有绘画、编织、雕刻、刺绣、纸扎等民间工艺。

诗歌方面,仅明清时期桐城就有千余人,其中女诗人近百人。再比如书画。仅安徽省博物馆编的《安徽画家》一书,就收录了桐城画家130余人。方以智和胡宗绪更是才华横溢,他们在文史哲、自然科学、书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扩展数据:

地形:桐城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状分布。西北山区是大别山东部的残脉,多山,很美。中丘,扇面展开,倾角平缓;东南平原纵横交错。

水文:桐城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形成大沙河、拖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流入菜子湖,再经枞阳门汇入长江。年均地表径流量9.7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为1.3亿立方米。

气候:桐城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由于地形差异和季风活动的影响,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表现出明显的物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