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黄金价格是多少?
在古代,在今天的纸币和硬币正式使用之前,一般有三种常见的货币,最贵的是黄金——金锭、金条、元宝,常见的是银锭、银条、银元,还有便宜的铜钱——圆方孔钱,俗称“孔方兄弟”。
有人计算过,古代1黄金约为10白银,约合1800元,即1白银约为180元。1铜币,即1纸币币,约为0.15人民币,1铜币有1000铜币,约为150人民币。即1两白银约等于1铜币,即1000铜币。
硬币
硬币一直是人类用来交换商品进行流通的工具。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剧中人物使用的光滑闪亮的银,尤其是闪闪发光的金。
其实在古代,古人用的金银并不像剧中那样。作为一种货币,黄金和白银是非常真实的,他们只关心他们的重量,而不是他们的外观。只有官方的金银会更重视卖图。
不同朝代白银的货币价值不同。按照现在一般的计算,货币价值是用通用等价交换法计算出来的,也就是大米这种中国几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
据史料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大米。当时一石约合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也就是377.6公斤。按照我国目前的米价,一斤大米大约是1.75元,那么我们可以算出当时的明朝一两银子= 660.8元。
与明朝相比,唐代一两银子的价值要高出许多。唐玄宗贞观年间的李世民,物质文明的基础极其丰富。一桶米只卖5便士,以一两银子的价格折合成1000铜币,可以买200桶米,10桶是一块石头,也就是20块石头。
唐代一石大米约59公斤。按我们现在的米算,1.75元一斤,一两白银折合4130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元,也就是当时一两银子已经降到2065元。
宋代钱币制度混乱,钱是宋代流通的货币。由于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发达,对货币的需求极其巨大,而白银的产出又没有像近代那样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给宋代的货币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据《宋史·粮货志》记载,“、冯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正史》记载“三十文一斗”,如果把2000个铜钱折合成一两银子,那么一石米的价格就是300-600文。一两银子基本能买4到8石大米。按照66公斤松石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924元对1848元。
清朝中后期,由于大量外国钱币流入中国,白银的币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200元人民币中1银约等于人民币。
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爆发前,世界白银年产量的70%以上用于购买中国生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当时除了中国的银币,还有许多西方国家的银币,简称“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