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邦的讲话稿

有这么一个人,他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不要脸,说话好像也不正经,但是遇到自己想争取的事情,在重要的事情上就变得认真自信起来。

有这么一个人,虽然看起来已经30多岁了,但是他还是喜欢装修。他的脸有些老了,但还是白的,小胡子严肃而有灵性。

有这样一个人,闲来无事总喜欢昂着头,抬着眼睛在街上闲逛,看见一群人在看鲁家的两位小姐,爽朗地笑着“用不着这么多人看”;但他在迷恋陆家小姐的时候,却能坚持追了一年多,终于成功了——而这一次成功的追美女行动,也吹响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序幕。

有这样一个人,大气深沉,胸怀宽广,有谋略。聚贤堂里,服务员自命不凡,坚持自己的身份;被饭桌上所有人嘲笑后,他只是自嘲一笑;一看到傅肃的长处,他就决心向他们学习。只有落选到聚贤堂的何,才让人觉得这也是他波澜壮阔人生的前奏。

也是他,刘邦,奋斗了大半辈子。其实他也是个普通人,每天过着普通的生活。但他有傲气,有派头,有矫情,让人感觉像个破落的贵族,但其实一种高贵的精神笼罩着他。他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高贵;虽然有时候他的行为毫无意义,但大多是他真正的追求。他是个老帅哥,浪漫多情,追求吕雉之前的感情世界是个谜,足够写几部言情小说了。

他对生活有一种承诺:“这种气势是君子的风度。我刘邦怎么会甘心只是个看客呢?”对世界大势有把握:“一条红线(鸿沟)真的能把世界一分为二?”有很深的使命感:“楚汉必须日夜提防,百姓如何休养生息!”"成功后,我感慨道:"安德鲁的勇士们渴望保卫四方!" "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刘邦,一个辉煌活泼的刘邦,一个自信顽强的英雄。

毛主席评价“刘邦是最厉害的封建皇帝”。其实他说这话的时候,也成了刘邦式的伟人。

正如刘邦在神话中所说:“我虽只是泗水小亭子,无立足之地,却有治国之志。”刘邦的理想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休养生息,疏于税收,发展生产,为民谋利”。这一理想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还必须通过“入世”的方式,即深入社会来实现。刘邦一生为之奋斗的,也是“休养生息”的事情。所以,性格淳朴,能力不凡,品位不俗的刘邦,最终也能走上神坛,变得不同凡响。

最伟大的人总是最平凡的。如果你不相信我,去看看毛泽东的诗。上面有很多波澜壮阔的片段,但大部分还是在描绘生活,探询古今,很少有章节脱离现实。所以,最伟大的人总是从最平凡的生活中经历,只有经过最平凡的生活的磨砺,忍受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问题,才有能力和动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能力可以保证,世界上总是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是,像改朝换代、大变革这样的伟大事业,如果没有最充分的动力,很难相信能坚持到最后。而刘邦却坚持了下来。这实在令人费解。我想答案就在形容邦戈的“好酒好色”这四个字里。因为“好酒”,所以朋友多;因为“情欲”,他懂得欣赏和维护美好的事物。不要小看“好酒”这个词。有好酒的人比没有好酒的人更开朗,更深情。北方人的酒比南方人的好,但是中国从来都是南北统一的。人需要感性,因为人是感性的动物。歌德说:“野心和热情是伟大的辅助翅膀。”有抱负有热情的人,大多是感情丰富的人。

也不要鄙视“色欲”。冰心说,如果没有女人,这个世界会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相信它。刘邦是懒惰的半知识分子,而项羽是严格自律的军人。刘邦好色,所以懂得欣赏美好的事物(包括女人),懂得维护;而项羽则过于严厉自持。在他眼里,所有的人和事没有美丑之分,只有他认为的正义和非正义。刘邦所到之处,大多数官员都立誓安抚百姓。而项羽则是每战必杀,攻占一个地方就焚城屠城——这些做法固然与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同有关,但恐怕也与他们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其实所谓政治,往往是最小的人事变动和最大的利益妥协。刘邦是政治家,项羽是军事家。最伟大的政治家首先是伟大的哲学家,但战略家可能对哲学一无所知。1972尼克松访华时,毛主席对他说:“你跟周总理谈外交,我们只谈哲学。”所以最后,中国和美国走到了一起。我非常欣赏《神话》把刘邦描绘成一个有点像孔子的活动家。孔子是谁?最神圣的圣人。没有孔子的理论和哲学精神,一个人是很难成功的。但不能只是理论没有行动。理论指导行动,行动才能有目的和方向。反之,行动可以进一步丰富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但是,刘邦的精神远不止于此。我们说中国哲学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二字,这一点在刘邦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刘邦年轻时“好酒好色”,贪玩。父亲骂他“不务正业”,他其实也不想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好在刘邦的本性也被保留了下来。贪玩从来都是人的天性,但是自从有了国家,阶级压迫加深以后,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农民玩不起,但是贵族地主可以通过剥削、压迫、制定统治规则和秩序来限制农民的自由,剥削他们的财产,他们仍然可以玩得很好,享受最好的生活。这种现象在秦末变得非常严重。所以刘邦起义的成功,其实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成功。刘邦宣布废除秦朝苛税苛法,取而代之的是休养生息和轻佻赋税,这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会得到广泛支持。这叫“天人合一”,顺势而为。很难想象,如果这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伟大行动,不是由刘邦这个从小被保存下来的充满叛逆精神、理论基础、行动精神和人文同情的人来领导,会是怎样的结果。

另外,刘邦有骄傲,有自尊,有自命不凡。人不可骄,但不可骄。骄傲不骄傲的人多,骄傲不骄傲的人少。有傲气,自己的定位就高;没有骄傲,就容易接纳人,学习人,利用人。我不敢说刘邦一点傲气都没有,但至少他的傲气不在骨子里的眼里,不像项羽那样,鄙视这鄙视那,最后被大家抛弃。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刘邦有勇气向求婚,他有勇气肩负起反秦的重任,而且还不时地念叨着“我是亭长!我掌管十里地,怎么能和他们在一起!”要身居高位,担当重任。要改造一个政权,我们需要了解,甚至参与其中——这叫煮小事治大国。刘邦从泗水阁总监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绝对不是偶然的。

我最喜欢的是刘邦身上的喜剧因素。看神话里刘邦的段子,总是很好玩的。经过现代人意识的改编,刘邦的言行,除了那些丑化邦哥的,我看到了一个真实淳朴的刘邦,有理想有追求,不虚伪不做作,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也很帅气幽默可爱。刘邦的一生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喜剧,个性十足,潇洒而难忘。

永远背负着英雄气概的才是英雄。公元前196年,刘邦在英布平定叛乱,在家乡沛县即兴创作了《大风歌》,就表现了这种气度。人会慢慢变老,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变得更成熟、更睿智、更有魅力。从这点来看,邦戈和杰克船长也很像。老马蹲伏,志在千里;烈士们在晚年充满勇气。

刘邦和他的王朝已经过去很久了,刘邦的精神从未远离。

风起云飞,织女归海故乡,猛将处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