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起源和历史渊源
关于畲族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他们的祖先盘瓠在高辛(帝喾,五帝之一)出生时是一只神奇的狗。“当时皇帝有畜有犬,毛五拔,名为盘瓠”。由于吴荣将军的叛乱,高辛答应嫁给能砍头的三公主。
潘虎咬掉了吴荣将军的头,然后回来了。后来“皇上要给潘虎配个女人。”婚后,潘虎随公主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潘,次子兰,三子雷。女儿后来嫁给了姓钟的人,后代逐渐繁衍成畲族。目前,畲族仍以兰、雷、钟为主要姓氏。这个传说虽然很美,但完全是荒诞的童话,并不充分。
畲族发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后迁居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盘瓠。潘虎娶了高辛帝的三公主后,生了第一个孩子,随父姓,潘子能。生二胎的时候,放在一个篮子里养。它叫蓝光辉。当第三个孩子出生时,天空中响起了雷声,所以他被命名为雷剧。第四个孩子出生时,是个婴儿(女孩)。她到田里去,只要按“当当当”的铃,就姓钟,女婿叫钟。
景宁是畲族最早迁入浙江居住的地区之一。畲族史诗《盘瓠王之歌》中有一句话:“三姓子孙多,分于静宁、云和。”浙江畲族散居在景宁、云和、遂昌、武义、龙游、渠县、平阳、瑞安、兰溪、泰顺、青田、文成、龙泉、清远、桐庐等县的山区和半山区。畲族人称自己为“山哈”,意思是住在山里的客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一般使用汉字。也有借用汉字赋予新义的,或者干脆用汉字偏旁创造新词的。
迁徙的原因在畲族的《起源之歌》中有这样的描述:“田贫难种粮,田里好官争;当官难生孩子,再考虑搬家。“畲族频繁地从广东迁徙到福建、江西、浙江,采取大散小聚的模式生活在山林中。他们从事狩猎、山地种植、艰苦劳动和贫困生活。
关于畲族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畲族、瑶族与汉晋时期长沙的“武陵人”(又称“武溪蛮”)同源,与瑶族同源,这是相当普遍的。此外,关于畲族的起源,还有“越人后裔”、“东夷人后裔”、“河南夷人的一支”、“南夷人的一支”等多种说法。总之,关于畲族的起源,众说纷纭,反映了畲族在曲折的历史发展和民族形成过程中,与蛮族、越族、闽族、彝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
畲族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有两种学说:外来说和本土说。外国评论者认为,畲族起源于汉晋时期的“长沙武陵人”。持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是“武陵人”与畲族在盘瓠有着相同的图腾信仰。说土著话的人认为,畲族起源于周朝的“民”。“闽”是福建人,是福建最早的主人,其后裔就是今天的畲族。“敏”和“她”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也有人认为畲族起源于古代河南彝族的一个分支,属于高辛近亲的一个氏族部落。有人认为畲族起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齐小勇”,等等。总之,关于畲族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