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疯狂的济公为何能永享香火,被奉为禅宗创始人?

别人修嘴不修心,只有我修心不修嘴。

《济公传》中的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道士的形象。世界上大部分人刚刚回答了这句诗的意思——人活在世上的时间越长,嘴技越强,心却不一定越亮。

道士和尚,也就是我们口中的济公,在影视剧中很常见,但也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是南宋高僧,台山永宁村人。他出身官宦之家,却在因缘际会下入了佛门。他的佛学经历,走了一条与一般僧人不同的路。

就像影视剧里演绎的,和尚讲究戒酒,色欲,色欲,残忍,但道济和尚就是喝酒吃肉,还在青楼里跟妓女讲因果。“妓女们谈论因果,但我认为我疯了。唱小字,音般若;喝了酒,几碗草席”。这样一个不把佛教戒律当回事的和尚,当时我就在想,除了道吉还有没有别的和尚。

但是,笔者所知道的是,这样一个不把佛教戒律当回事,却最终修成正果的和尚,也只是一个和尚而已。他被后世禅宗弟子奉为第五十祖,被后世阳起派奉为第六祖。佛名永传,香火永享。

佛教讲因果。道济和尚能被载入史册,甚至被视为佛子中的杰出祖师,必有其原因。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的心性修养。内心所做的,总能在行为中体现出来。虽然他言语疯癫,行为怪异,但内心光明善良。因此,当他周游世界时,他用他的医术拯救了许多人。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惩罚了很多恶行。因为这段经历,他才能得到世人的喜爱。

关于济公的记载很少,实际上是在史料中找到的。但他自己的《济公诗》却成为后人研究其生平的材料。由此衍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积典醉菩提传》、《济公传》等。

真也好,假也好,真也好,人民总是需要一个正义的化身来铲除黑暗和邪恶,相信正义会永远留在人间。总的来说,这是济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必然。

酒肉过肠,佛留心。虽然喝酒吃肉违反了佛教戒律,但是只要佛在心里坐得稳,这一切都只是外在的表现。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句话之后,其实还有两句话很少有人知道。俗话说“世人若学我,如入魔道。”所以,喜欢喝酒的人,如果你用前两句话来鼓励自己,请好好看看下面两句话:道济和尚,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模仿学习的。

参考史料:济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