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白族信息!!!好心人快来帮我!!!

/view/2747.htm

民族简介

白族

白族

史称“滇烧”、“老”、“毛”、“白满”、“白满”、“贾敏”。

纳西族人称之为“那马”

彝族人称之为“勒莫”

白族总人口654.38+0.594万(654.38+0.990),其中云南654.38+0.34万,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原住民自称“焚子”、“焚子”、“白妮”、“白刚”,意为烧人或白人。

民族概况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以及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居民讲自己的语言,汉语被广泛使用。元明时期使用“烧汉字”,即所谓的“汉字白读”。白族用汉字书写,但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样。擅长经营农业和杜鹃花腌制。三茶是云南白族人民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民族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就有居民繁衍生息,过着半穴居的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与内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将大量汉人迁到这里,并将汉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这里。东汉时改为永昌郡。唐朝时,耀州总督府就设在这里。之后建立了以彝族、白族为前身的南诏奴隶制政权。907年,建立了以白端家族为主体的“大理国”,与宋朝处于宗藩关系。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代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为流政策。清朝继续沿用明朝的政策,但任命了一些偏远山区的地方官员和酋长。

社会经济学

新中国成立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一些山区,特别是高寒地区,还残留着封建领主、奴隶制甚至原始公社的残余。农业是白族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封建地主经济区,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大约60% ~ 80%的土地,而占90.9/6以上的农民只有20% ~ 40%的土地。70%以上的农民变成了贫困的农场劳动者。地租剥削一般占收成的50%至60%,多达70%至80%;高利贷和员工剥削也很严重。商业资本比较发达,出现了一些进口洋纱洋货,出口石棉、黄丝、猪鬃、茶叶的商号。白的商业资本是在地主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把商业资本变成土地资本,集中了大量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的领导下,白族人民先后完成了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白族主要居住的大理中部地区,1953年完成改革,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封建主残余的泸水、六库等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改革是通过和平谈判完成的。在碧江、福贡等人多地少、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改革不是作为运动来进行的,而是把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逐步完成一些改革任务。1956 165438+10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泉州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自治州首府下关从建国前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工业城市。泉州建立了电力、机械、汽车修理、化工、造纸、纺织、皮革、制造等工业部门。65,438+0,990,泉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4,536,5438+0,000元,其中65,438+0,433,690元,65,438+0,965,438+0.62万元。泉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元。汽车连接着整个州的每一个城镇。在教育、医疗和保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白族人民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教授、作家、医生和各种科研人员。建国前广泛传播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预防。现在白族地区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生产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文化和艺术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苍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沟渠的痕迹。然而,在剑川海门口遗址,发现居民一直从事饲养牲畜和农业。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出现了青铜文化。蜀汉时期,洱海地区已发展到“水田畜牧业”。到了唐代,白族先民能够修建仓山“高河”水利工程,灌溉数万顷。修高山梯田,邓川罗石河分洪工程立项。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廉撰写的《太和庚漏星表》和李兴伟的《怪方书》,都是总结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塑、绘画艺术闻名于世。大理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高近60米,分16级。它们制作精美,类似于Xi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它具有中国石窟造像的共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鸡足山寺庙建筑群,建于元明时期,有重叠的拱门和上翘的角落。门窗上雕刻层层人物、花鸟,别出心裁,历久弥新。都是大名鼎鼎的“剑川木匠”做的。白族漆器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元明两代采用的高技术漆工,大多是从云南选拔出来的。大理的漆器流传到明朝,一直被认为是珍贵的“宋条”。八国联军侵华时,帝国主义窃取的《南诏国史画卷》是白族画家张顺、王于1989年所作。它以连续的短画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1172年,张的《大理卷轴》被称为“南天之宝”。这幅画长10英尺,134英寸。以《护国王经》为主题,刻画了628个不同面目的人物。精湛娴熟的笔法和精湛的工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从古典戏曲“吹吹”发展而来的“白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文化水平高,各类人才辈出。

在古代白族,有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民间流传的长诗《创世纪》讲述了盘古创世的故事,追溯了原始社会白族人民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平等生活,是“天下太平”、“不分贫富”、“民以肥为贵”。南诏白族诗人杨其坤的《在路上》、杨的《大慈寺牡丹》和的《洞天》等诗被称为“大师”级的杰作,收录在全唐诗中。《王富运》、《蛇骨宝塔》、《杀州官》、《钩月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南诏著名的舞狮在唐代传入中原,南诏圣乐被列为唐代14首乐曲之一。《白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格律诗《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五言)。公元15世纪中叶,一些文人利用这种民歌形式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如杨耐的《词记华杉碑》。白戏“吹吹”是在早期“大本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

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记载,有《张国史》、《巍山事业》、《铁柱庙》、《Xi洱海》等史书。大历时期还有白史和国史,都已失传,只有白史的片段散见于明代碑刻。元代白族史书《古柏通》、《冯谖念云志》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志著作的蓝本,如《云南载记》、《南诏野史》。据史料记载,洱海地区的历史是由明代白族学者杨世运研究的。该书被另一位白族学者李元阳收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同治沿革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历史学家王嵩编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收集了61种有关云南的书籍,编成2l卷,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社会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结婚后马上分居,父母一般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地主中,有几个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姓氏的人不通婚,但是他们照例要和他们的叔叔婶婶结婚。结婚一般都是父母包办,要合适。无子女的妇女可以被丈夫的妻子收养,无子女的妇女也可以收养其兄弟的子女(收养)或养子。女婿和养子为了获得财产继承权,不得不改名换姓。

元代以前,白族人民普遍实行火葬。元朝以后,因为汉族的影响,改为土葬。葬礼一般都很隆重。

平坝地区的白族以稻麦为主,山区以玉米和寄养儿童为主。白族人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他们擅长腌制火腿、弓鱼、炒鸡棕、猪肝等菜肴。他们还喜欢吃一种独特的“生肉”或“生皮”,即烤猪肉半熟,切成肉丝,配以姜、蒜、醋等食用。白族人也喜欢喝烤茶。

白族服饰因地而异。在大理和其他中心地区,男人穿白色或蓝色包头,白色双排扣衣服和黑色衣领,白色裤子和肩上绣有美丽图案的包。大理女子多穿白大褂,黑色或紫色绒领,蓝色宽裤,腰系绣花缎带短马甲,绣“百结鞋”,臂戴珐琅银环绞银镯,银耳环右侧银“三须”“五须”。已婚者扎发髻,未婚者挂在背后或编在头上,都用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包裹。

在白族的住房形式中,坝区多为“三长房”,排有带厨房、畜棚、院子的茅屋,或“一前两耳”、“三面一墙”、“四进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棚分开。山区多为稻草房、“闪房”、竹箩房或楼上楼下有马厩的“木垛”,做饭和睡觉的地方往往连在一起。

民族婚俗

当一个年轻的白族男子向女孩求婚时,女孩如果同意,就会把巴巴送给男子。婚礼上,新娘会去厨房做“鱼汤”;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新娘会做一个大蛋糕来展示自己的厨艺。婚礼上要先上茶,再摆四四席(即四菜四盘四壶四碗)。

白族是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照传统习俗,婚礼当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着一匹大马结婚。新娘嫁回去后,要给家里的长辈拜年,然后请他们吃饭。新娘和新郎将陪客人吃晚饭。这时,来宾可以向新婚夫妇提问,或者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笼罩在欢呼声和笑声中。最有特色的是婚礼上点燃辣椒粉,很多人在笑声中打喷嚏咳嗽,好不热闹。

背婚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婚姻习俗。每到十字路口、三岔路口或者人多聚集的地方,陪嫁的客人都会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堆,让新郎背着新娘绕着嫁妆,把“8”字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