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香港金融危机的详细内幕?
索罗斯从1997年7月2日开始封杀泰铢,迫使泰铢与美元脱钩,大幅贬值,然后席卷东南亚和东北亚,最后来到香港。时任特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Donald TSANG)在决定反击索罗斯的老虎基金(Tiger Fund)及其合作伙伴量子基金(Quantum Fund)之前,曾前往北京,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和朱镕基总理的公开支持,表示中央政府将尽最大努力帮助香港保持金融稳定和繁荣。当时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二,香港第三。说香港无法维持自身的金融稳定是不真实的。香港自开埠以来,实行了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自由贸易,自由港。自五、六十年代以来,香港实行积极的不干预经济政策,即大市场、小政府政策。正因为这种制度,地少人多、资源匮乏的香港才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享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正是由于这种制度,外资可以自由进出,融资不受任何限制,使香港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1997年的回归对索罗斯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考虑,封锁港元,打压港股,确实会对新一届特区政府造成政治打击。但作者要明白,香港人只认钱,不谈政治。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港英政府,总有一小撮人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骂人,以发泄不满。这并不奇怪。如果从香港的实际出发,港股在回归前就已经上涨,屡创新高,历史新高。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出现了泡沫,索罗斯窥探到了机会,阻止了泡沫。可以说完全是商人做出的商业决定。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你没看到,我也没看到,所以我们不能发财,只能在这里说了。索罗斯作为战略策划的统帅,不仅要能带兵打仗,还要善于布局,才能达到全歼对手的战略意图。索罗斯在东南亚做到了,大获全胜,但在香港惨败。决定对抗索罗斯,曾荫权含泪下定决心。他不是担心打不过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而是担心会损害香港的声誉。他不忍心香港人的财富被索罗斯空手白狼卷走。他不愿意亲自扛着让香港长期受损,也足以让香港长期稳定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一旦香港的金融地位受损,他将羞于面对600万人。但是,如果让索罗斯离开,他将更加对不起香港人民。于是决战前的部署是秘密进行的。香港股市从当时的最高点16000多点跌到6000多点,最后稳定在8000多点。结果香港政府获利数百亿港币。另一方面,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亏损超过20亿美元,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消失了。为什么?倒闭了。各位,除了偶尔出现的索罗斯,你还能看到他做什么?当时香港政府外汇储备900多亿美元,外汇基金3000多亿港元,应付索罗斯的狙击绰绰有余。去北京不需要中央政府的协助。首先地方政府向中央汇报,同时尽量说明利弊,然后请示批准。这是程序,不是求助。朱镕基总理在公开场合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支持只是口头上的。,虽然他的话不好听,但这是事实,因为香港政府只花了区区700亿港元,足以独力竞争。,为什么要用刀?香港政府惨败索罗斯,却进入了史无前例的5年通缩期。1998年以后,香港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股市、楼市跌幅都超过60%。市场场面很糟糕。什么是抑郁症?什么是衰退?那比这次美国金融风暴要猛烈得多。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做出了帮助香港渡过难关的重大决策,即开闸放水,允许内地游客赴港旅游。仅这一项特殊政策,就使当时的香港入境游客从1996年前的每年120万人次,增长到2000年的每年1200万人次,这是史无前例的。它给香港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香港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索罗斯是个能人;香港政府,有能力的人;当时中央有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