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历史事件

汉初允许郡县自由生钱。一方面造成了货币制度的混乱,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另一方面,一些贵族官僚和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使他们比皇帝还富,威胁中央政府。铸币为七国之乱中的吴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83]公元前113年(四年),汉武帝下令禁止各县各国铸造钱币,将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城销毁,将铸币权归还中央。设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管仲、边通、管叔等下属官员负责铸造五铢。新铸的五铢钱(又称上林钱或三官钱)重如文,质量高,易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的法定货币。【83-84】盐铁官营汉武帝在实行盐铁官营的同时,实行均损均平政策。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0年(元丰元年),汉武帝采纳了农业大统帅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损均平政策。所谓两败俱伤,就是调整运输;拉平意味着平衡价格。起初汉政府各部门经常抢购物资,造成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朝贡,麻烦重重,“得不偿失”。而且大甲这种富商囤积居奇,操纵价格。于是,大农令在县内统一设立了平均损耗官,负责管理、调度、征收从县内征收的租税财物,并负责运往京城各地。此外,农令将平准官置于首都,掌管除皇帝和贵族使用外,所有由政府运往首都的物资和货物,作为官方资本经营公务。“贵就卖,便宜就买”[85],调整价格,获取利益。实行盐铁官营甚至亏损政策后,“民无益于税,而天下用赦。”【86】清点道歉为了打击富商大贾和高利贷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汉武帝于公元前119年(元寿四年)颁布了清点道歉的命令。[87-89]算账就是向大商人和高利贷者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2000元征税(一件120元),工匠财产每4000元征税;有车而不是三老和北方骑士的,每辆车征一次税,商人的车征两次税;如果船超过50英尺,每艘船都要被征税。隐瞒或谎报自己的人,鼓励知情人揭发,这叫“坦白”。如果揭发属实,将没收被告人全部财产,并处被告人罚金一年,检举人获得没收财产的一半。这一令一行,全国各地争相告状。他在杨可负责信访事务时,信访活动遍及全国。[87-89]上述措施的实施,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权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战争和奢侈浪费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但它对商品经济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87-89]农业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使用在西汉时期非常普遍。与此同时,手工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和瓷器生产发达。西汉是中国古代商业非常发达的朝代。国家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是内贸,外贸也很发达。西汉甚至通过丝绸之路与古罗马、印度等国家有间接的贸易关系。西汉文化对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越南、朝鲜、日本等国都接受了西汉文化的影响。[90]在牛耕,铁农具在西汉时期被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铁农具在牛耕的更广泛使用,铁农具的进一步推广,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和耕作技术的显著提高。[91-92]西汉初期,牛耕已逐渐流行于黄河流域,也出现了用马耕地的现象。同时,铁农具被广泛制作和使用,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冶铁业由国家垄断,铁的推广更加迅速。[91-92]铁制农具不仅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的种类也有所增加。只是在铁犁中,有铁口铧、尖头双翼铧、舌形梯形铧、大型铧。特别是在山东安丘、河南中牟、Xi安、陕西咸阳等地,都发现了铁犁壁。犁壁的发明是犁改革的重要发展。没有犁壁,无法破土、松土,起到一亩起垄的作用。[91-92]与战国时期相比,西汉黄河水利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突出的成就是治理黄河,在关中等地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治理黄河是西汉时期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92-93]汉初,黄河多次决堤,水患严重。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黄河在赞子(河南濮阳西南)再次决口,洪水遍布16县。公元前109年(元丰二年),汉武帝征调数万民工前往修治。经过这次整治,黄河80年没有发生大的灾害。[84] [92-93]《井渠法》汉武帝时在关中挖了几条大型灌溉渠。公元前129年,在著名水利工程师徐伯的带领下,招募了数万民工,开凿了一条与渭河平行的运河。曹渠在渭河南岸,向东流入黄河,全长100多公里。运河建成后,不仅使这一段的水运时间缩短了一半,还使运河两岸1万多公顷的土地受益。【92】【94】同时招募民工修龙头渠。这条渠是用来从陕西澄城县庄头村引水灌溉陕西蒲城、大理等地的田地。这条海峡穿过商演山。此处土质疏松,渠堤易坍塌,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挥智慧,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运河。[84] [94]公元前11年(丁原第六年),在郑国渠上游修建了六条辅助小渠,称为六辅渠。公元前95年(太史二年),泾河从中山口(陕西泾阳西北)引至黎阳(陕西临潼黎阳镇),即白运河。整条运河将近200英里长,灌溉了4500多公顷的农田,水中的土壤可以给农田施肥。此外,山东泰山下的汶水灌溉农田,甘肃黄河水灌溉农田,安徽淮水灌溉农田等。[92] [94]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耕作技术也有所改进。汉武帝末年,搜苏校尉赵国总结西北抗旱经验,推广“代田法”。[92] [95]赵国还发明了教练。播种机是一种播种机,可以同时播种三行,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西汉末年辽阳三道壕村遗址中发现一把铁锤,山西平陆枣园村王莽石墓壁画上的三足锤画像,说明当时已广泛使用铁锤播种技术。汉武帝曾下令在全国推广这种先进技术和新农具。[92] [95]当他成为皇帝时,氾胜之已经总结出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区域种植法”。这是一种园艺耕作技术,把土地分成许多小块,集约利用水肥,精耕细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到西汉末年,耕地面积达到827.05万多公顷,人口5900多万,是战国时期的两倍多。[92] [95]冶铁汉代冶铁作坊较多,规模较大。20世纪50年代以后,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河南珙县铁生沟村和南阳北关瓦房庄规模最大。从这些遗址可以看出,西汉的冶炼工艺是集中的,设备也很完善。河南省珙县铁生沟村出土一件铁器。经检测,具有非常好的球状石墨,具有明显的石墨核和放射性结构,相当于现行球墨铸铁国家标准中的A级石墨。同时还发现了一个钢制的油炸炉。钢煎这一全新的、高效率的先进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西汉时期的冶铁技术达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在钢铁冶炼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92] [97]战国时期冶铁业只能冶炼铸造农具和少数手工工具,锻造兵器还比较少。到了西汉时期,不仅可以生产铁剑、长矛、环首大刀,而且还广泛使用铁器和杂具,如灯、壶、炉、剪刀等,这些都是在西汉中期的遗址中发现的。这说明汉代对铁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92] [97]丝绸业西汉时期丝绸业也比较发达,纺织技术也有很大提高。当时,长安和临淄(山东省淄博市)是全国丝绸业的中心。长安有东西向织房,临淄、陈留香邑(河南睢县)设置了规模较大的官办作坊,作坊中织工数千人。在丝绸业发达的城市,也有富商大家经营的作坊。农民家庭主要纺织他们穿着和纳税的亚麻、葛藤和丝绸,有时他们出售少量穿着素纱禅服的纺织品[98]。[92] [99]丝织品种类繁多,官方作坊主要生产价格昂贵的织锦、刺绣、薄纱等。65438年至0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完好的有丝绸、纱、绉、锦、拉毛棉、刺绣、亚麻等丝织品和亚麻织物。这些色彩鲜艳的高级丝织品通过织造、刺绣、绘画、印花等技术制成各种动物、云纹、卷草、菱形等图案,反映了西汉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件素薄纱禅衣,薄如蝉翼,轻如轻烟,仅重49克,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能力。山东临沂银鹊山出土的西汉帛画和画像石中已有单锭纺车的图像。特别是1956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刻有织布、纺纱、调丝几个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纺织生产场景。[92] [99]西汉不仅有纺纱工具,还有织布机。秦汉时期,南北方广泛使用斜织机,农村广泛使用脚踏综织机。同时还有一种织造提花织物的机器——提花机,提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韩锦是汉代织物水平的代表,是一种色彩丰富的织物。通过对丝织物的化学分析得知,用柔比星和靛蓝作染料,可以染成绿色和红色。这比战国时期的染色工艺高了一个台阶。[92] [99]工艺水平西汉手工业的发展还体现在高超的工艺水平上。[100] 1968、河北满城中山景汉墓王六生夫妇(5件青铜器)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器物。比如出土的“长辛宫灯”,就被做成宫女双手捧灯的形象,非常传神,在设计上也更加精致。可拆卸,灯盘可旋转,灯罩可开合,灯的亮度和照射角度可随意调节;宫女的头可以卸下来,身体是空的,右臂连着烟道;蜡炬通过烟道产生的烟雾被包含在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墓中的两套完整的“金玉服”,由2000多件玉和黄金制成的丝线拼接而成,制作工艺精湛。[92] [100]西汉时期,官办手工作坊中,主要生产者是产业奴隶和罪犯,私人作坊中的工人以奴隶为主。只有家庭手工业的生产者是“编户和编民”。汉朝辉煌的手工业成就,就是这些罪犯、奴隶、山寨工人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