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在位时遭遇严重饥荒?

第一,汉朝:

1.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七月左右,“关中大饥,米花百万,人相食。使人吃蜀汉。」

2.梁武帝在位期间(前65,438+040-87年),“梁武帝虽有兴师动四夷,放逐疆土之力,…………杀士多,竭民之财,奢靡之风,天下废。百姓流离失所,东西丢了一大半。蝗虫长大了,光秃秃的土地在千里之外,还是人吃人。至今畜秋未复。”(《汉书·夏侯胜传》)

3.元初元年(前48年)“九月,关东郡十一次水灾,百姓饥馑,或民相食,转邻郡钱粮谷救之。」

4.元初二年(前47年)六月,“关东饥,同地人相食。」

5.新王莽天风元年(14)“人饿了就互相吃。」

6.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人饥相食。」

7.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关中发生大饥荒。」

8.汉安帝雍三年(109)三月,“京师饥,百姓相食。」

9.元嘉元年(151年),“任城郭亮饥,百姓相食。」

10.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发生了一场辉煌的灾难。“六月蝗虫起,百姓饥。那是一个五十万人迎谷,二十万豆麦互食,尸骨堆积,路上污秽不堪的时代。」

11.献帝兴平二年,董卓初死(195)。“现在还有几十万三辅助人。李傕、郭汜等人起兵劫掠,饥寒交迫,两年时间,百姓吃了一点。”。(紫同治剑)

二、三国:

12.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太祖(曹操)入朝(巨野西南)。巨大的饥饿感,人们互相吞噬。

三、西晋:

13.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饥于关西,白骨盖野,人无所剩。」

第四,东晋:

14.太元十年(385)春,正月,前秦苻坚款待群臣,长安饥馑,人相食,皆归,吐肉喂妻。

15.晋孝武帝十年(385年)十月,“燕秦相争多年,幽姬饥,人相食。城陷萧条,燕国军士饿死。燕王(慕容)禁人养蚕,以桑为食。

五、南北朝:

16.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九江饥,人相食十四五年”,建康城(南靖)被侯景围困。“几个月来,人们互相吃东西,但都忍不住饿死了,没有幸存者。」

六、隋朝:

17.杨迪大帝十二年(616),江淮饥馑。“刚开始的时候,树皮叶子都是摘下来的,或者捣成末,或者煮土吃;万事俱疲,却是自食其力。」

七、唐朝:

18.唐高宗永春元年(682),“四月,关中饿死,米斗三百,幸为东都(洛阳),留太子监国。”“5月,东部下大雨,1000多名居民被淹死。在关中,水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早期的蝗虫,其次是疾病和流行病,米斗400米。死去的人躺在路上,人们互相吞食。(紫同治剑)

八、宋代:

19.李青八年(1048)“冀、京水患为祸,人相食。进入JD的难民不计其数。COM(《续资治通鉴》第50卷)。

20.宋哲宗二年(1087),苏辙写《乞许因旱临言事》:“我见近两年来,民愤不和,天意不顺,灾异有荐。不是水就是干旱。淮南的饥饿让人自相残杀。河北流,路不尽。JD.COM被困住了,小偷们起来了。二圣担心有灾,已派粮仓来救。只散了三条路,只欢迎三百万!这个比例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看不到的。但民力已尽,国家已疲,大旱不止,夏麦失望,秋收未立。过了几个月,公私皆衰,盗贼如雨后春笋。势在必行。不知道法院为什么会这样处理。……」

21.廖天庆八年(宋忠和元年,1118),十二月,“宁昌军(治益州)令刘虹(不经考核)交益州(治宁昌,今阜新东北塔营子村)户三千元。山前道路(此指辽东,非燕山以南)饥时,干(辽宁北镇以南)咸(北镇以北)伊(义县)金(锦州)(朝阳)等路,粟值数,民剥榆食之,故民食之。”(《辽史·卷二十八·田有弟纪》)

22.陈佳宣和六年(1124),燕山(京西南)百姓倦困,盐量收。另外,连年严重饥荒,百姓不给他们榆树皮野菜,他们自己吃。于是饥饿的人成了小偷。山东有张万贤,有几十万人,数量敢炽。张涤哲带着五万军队,在周迅(周迅、平川军、溧阳、滑州)周围走了五天。周迅到北京只有160英里,但我一开始并不知道。河北有一座高山,人数三十万。剩下的12万人是打不垮的。

23.秦宗景康二年(1127),五月,高宗在南京登基,改建言。“汴京饥馑,米可达三百元,老鼠直数百元,人吃海藻、香椿叶、陆涛,骨头都吃不完。”(《松石卷六七·五行志》)

九、元朝:

24.元末大饥荒,“淮右军”军队开始吃人。

X.明朝:

25.郑德第三年(1508),发生了旱灾、蝗灾、人民饥饿、流行病和食人。

26.郑德十四年(1519):“吾老矣,淮扬饥,人相食。

27.嘉靖元年(1522),韩邦靖“出山西参政,守大同。20岁饿,人吃人,请送钱,不允许。超过一千字,不报。乞求回报,而不是等待行动。军民盖路而泣,到家病而死,年三十六。”(明史卷201)

28.嘉靖三年(1524)“湖广、河南、大明、临清饥。南麂诸郡饥,父子相食,相向而行,臭气千里。”(《明史五行》)

29.嘉靖九年(1630):“几内亚、河南、湖广、山东、山西发生大饥荒。十五年(1536),湖被饿死。”(《明史》卷三十《五行》)

30.嘉靖三十一年(1552)(二月)“宣尔镇二年饥,人相食。”(《史明五行志》

31.嘉靖三十二年(1553),京师饥民互食,米石222元。(《雷锦子》所引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辨)

32.嘉靖三十六年(1557)“辽东饥,民相食。”(《明史·五行》)

33.嘉靖三十八年(1559)八月,辽东连年饥荒,凡有父死者,赐银粟救济。

34.万历十五、十六年(1587-1588),河北发生大饥荒。“七月,黄河以北,人们吃草木。在富平、浦城、潼关三县,都有以石为食的人。”河南饥不择食,百姓相食。」

35.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两畿尼饿了。阜平县(真西北,毗邻山西)已杀其幼子。”(《明史五行》)

36.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山东灾荒,致母食死子,夫食亡妻,而后复兴。(中外历史年表)

37.万历四十五年(1617),山东连续两年闹饥荒,蔡州出现人肉市场。

38.天聪元年,清朝皇太极之日(天启七年1627),“中有大饥,米价八两银(天启时黄金一两,白银十二两),人与人相食。

39.启示录心有、延安、青阳、平凉在20岁时都是又干又饿。

40.崇祯六年(1633)“河间大饥,人相食。”《明代陈三传》

41.崇祯七年(1634)“太原饥,人相食。”(明史,五行)

42.崇祯九年(1636)“山西大饥荒,百姓相食。”(《明史·庄烈帝纪》)

43.崇祯十年(1637),浙江闹饥荒,父子、夫妻、兄弟相食。

44.崇祯十三年(1640),全国有123个州县“人吃人”,98个州县遭受蝗灾。崇祯十三年,广东、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蝗灾相互吞噬。”,“北齐,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都饿了。从淮北到济南,树皮都吃光了,都吃了。」

45.崇祯十四年(1641),“浙江大旱,蝗虫遮天,食草根数次,百姓饥疫。”崇祯十四年二月,山东大旱,土匪盗贼横行,徐德(从南端到北端)尸骨千条,父子相食,被斩。(彭·《平口之》)

46.明朝末年,四川大饥荒,陕西陈赓大饥荒。人们互相吃掉对方,割破对方的心。不相等的数字。或无识,或五六,二三识多,心有大小。”(《枣林杂集》)

47.明朝崇祯末年,河南、山东发生饥荒、蝗灾。

十一、清朝:

48.顺治二年(1645),耒阳、襄阳、光华、翼城饥馑,百姓相食。”(《清稿·灾异录五》)

49.顺治五年(1647)春,广州、鹤庆(大理,洱海以北)、嵩明(昆明东北)三地饥寒交迫,人吃人。”(《清稿·灾异录三》)

50.康熙十八年(679年),山东“常年无雨,民以食为天。(《清乾隆县志》(今高青)卷10)

51.康熙三十七年春(1698):平定,乐平饥,人相食。”(《清稿·卷四十四·灾害·异志·五》)

52.康熙四十二年(1703)夏:永年(邯郸东北)、东明(大明府南,山东曹州西)饥民。秋季: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谯周,非蒲城县)、藤县有大饥荒。冬天:汶上、益州、莒州、兖州、东昌、运城饥寒交迫,人吃人。(《清稿·卷四十四·灾异录·五》)

53.康熙四十三年(1704),泰安饥馑,人吃人,死者取枕。肥城,东平饥,人相食。武定(惠民)、滨州(武定东)、商河(武定西南)、阳信(武定北)、利津、沾化饥;兖州和邓州都饿了,大部分人都死了,到粮库种草;昌邑、即墨、叶县、高密、胶州饥肠辘辘,人吃人。(《清稿·卷四十四·灾异录·五》)

54.道光十二年(1832),紫阳饥馑,人吃人。”(《清稿·卷四十四·灾异录》)

55.同治七年(1868),定西、通渭大旱,战乱、瘟疫相伴,百姓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