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史书是怎么产生的?
唐朝以前,大多数历史书都是由私人撰写的。写完之后,就交给了官方。经官方认证后,可以载入官方历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就是这样诞生的。唐朝统治者追认的祖先是芜湖十六国时期西凉君主李浩。陈寅恪说李氏家族的祖先不是李锡良,而是。"如果不是因为赵君丽的垮台,这将是赵君丽的假冒品牌."那么多好菜摆在桌上,还得另起炉灶。李世民请史家重编《晋书》,就是为了哗众取宠,糊弄正确的人。
有史家认为,李世民重修《晋书》是出于现实需要。为什么这么说?这就不得不谈到李世民晚年的处境了。晚年的李世民被立太子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甚至气得扑到床上拔剑自刺。为了争夺皇位,李承干和李泰培植自己的心腹,结下梁子,撕破脸,几乎重演了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的闹剧。有鉴于此,决定以史为鉴,重新编撰《晋书》。
这些说法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因为都是对李世民主观意识的臆测。没有人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所以让我们假设这些陈述有一定的可取性。另外,从客观的角度简单说一下重编《晋书》的原因。
这是陈寅恪说的。真的是这样吗?南开师范大学岳春之教授做过一些有趣的考证。
比如王银的《晋书》有亮点,但文笔不好,杂而不精,记载的荒诞之事太多。原书93卷,初唐仅存86卷;鱼雨《晋书》,原书44卷,初唐只有26卷;朱风《晋书》,原书未完稿,只写了14卷,初唐只剩10卷;何法生的《晋中行书》记载了东晋的全部历史,但内容庞杂,语无伦次。谢灵运的《晋书》也没有写完,有很多虚浮的话;萧子云《晋书》,原书102卷,初唐仅剩11卷;陆机的《晋书》只记载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历史。......
如果说这些史书中有一部完整详尽地跨越了东西两晋,那就是臧徐戎的《晋书》,该书体例完备,共110卷。然而,臧并不是一个正史,而是一个无心功名的隐士。他的作品不是为政治服务的正史,与官方的意识形态不同。而且臧的文学通俗性比较重,选材偏向文人情怀,这也与修史的重点唐太宗相冲突。另外,臧《晋书》毕竟是个人著作,难免遗漏了一些重要史料,比如十六国与东晋并存的历史。
曾告诉《晋书》主编方,我认为《汉书》史家已收录了的甘泉赋、猎羽赋、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杜甫。这些东西不过是一堆华而不实的花言巧语,牢骚归牢骚。把他们记录在史书上有什么用?日本学者清水开夫曾将臧徐戎的《陆机传》与唐秀的《陆机传》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虽然都选用陆机的文章,但前者主要选用突出陆机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的文章,后者选用陆机的政治文章。
综上所述,李世民安排史家重编《晋书》,不仅仅是为了认祖归宗,更是为了以史为鉴。换句话说,正是在认祖归宗、以史为鉴、完善史料、学以致用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晋书》的重编才被提上日程。
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太宗颁布唐太宗第8888号令,正式宣布重修《晋书》,并为此成立了《晋书》编辑部。编辑团队极其豪华:
投资人兼总策划(兼作者):李世民。
名誉主编:方、褚遂良。
执行编辑:许
顾问:令狐德芬、景波、李、李怀艳。
经过两年多的编纂,贞观二十二年秋(约九月),《晋书》完成,有65,438+032卷,记叙事例和目录65,438+0卷,传记(皇帝实录)65,438+00卷,名臣、将军、烈士等实录70卷。).后来记叙文和目录都丢了,现在只剩下130卷。
晋书一出,轰动一时。天涯、虎扑、人人、头条、网易、搜狐...各路史家纷纷弃旧用新。新华书店门前买书的人络绎不绝,唐帝国还把这本晋的大书作为国礼送给了新罗。
那么,《晋书》官方修订的水平如何呢?
传记、列传、编年史、实录各有利弊。如果每一本都拿出来,估计不到半本书就看完了,这里就笼统的说一下吧。
先说优点。
首先,它足够全面。因为参考资料多,十几本晋史著作都在。虽然都有各自的缺点,有的只讲东晋,有的只讲西晋,有的讲两头,但是两头都不全,缺胳膊少腿,但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就不一样了。这么庞大的数据库,想全面都难!清代历史学家赵翼对这一点非常肯定,称赞《晋书》博采众长,是其他同类书籍无法比拟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晋朝的变迁——司马氏篡魏,西晋开国,八王之乱,五乱中国,衣锦南迁,东晋北伐,十六国之变...李世民的编辑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主史的完整,《晋书》的“辅助资料”也很齐全——主要讲其中的“志”。如前所述,所谓志,其实就是礼仪、音乐、历法、天文、饮食、刑法、五行、地理等国家制度;换句话说,它们是一个国家的支撑“软件”。司马迁的《史记》有这个内容,陈寿的《三国志》没有。《晋书》对此做了相应的补充,不仅记载了晋朝的“志”,还记载了晋朝以前三国时期的“志”。比如《地理志》记载了历代地理建设的沿革,《天问志》记载了三种天体(这部分的作者是查漏补缺,以后也会做同样的工作。
其次,它创造性地用“守纪”的风格抓住了主线(金朝),同时妥善解决了如何对付芜湖政权的问题。晋朝的历史很乱。五胡十六国乱七八糟。你毁了我,我毁了他,他毁了你,你把我唱出来。五胡十六国君主是怎么介绍的?列在帝国纪律里,那不是正统的错乱吗?我们把他们列在传记里吧。他们不是金朝的附庸,金朝也是乱来的。
《晋书》编辑部的成员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们想到了一个折中的策略,立下“战绩”,把五湖十六国的君主打成傀儡政权。晋朝的人对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观念很强,但唐朝相对开放。唐太宗相信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统一,中国人和外国人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晋书》编辑部借此之风,既发扬了统一思想,突出了正统立场,又不对芜湖十六国泼脏水,视其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所以在《晋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渊、石勒、慕容慕、傅坚、姚兴、慕容垂、吕光...
夸完了,下来就该打板子了。
然后说说《晋书》的不足之处。
晋书(132)历时两年半完成,耗时900多天,平均7天。看来朝廷把这当成了一个形象工程,非常草率。
首先,《晋书》的风格比较浮夸。唐朝的刘知几毫不客气地说,历史是壮士或贵人书生,而方一伙所做的,却是给壮士抹上胭脂粉,给贵人书生穿上粉衣。初唐流行的是浮夸的文风。比如《晋书》编辑部成员之一的上官仪,也创造了一种风格张扬的诗体——上官缇。即使是提倡文风古朴苍劲的唐太宗,有时也会写小清新的诗。这是大势所趋,但他不可能十全十美,对编辑人员太苛刻。当然,文风难调,看你自己的口味。
其次,有很强的迷信色彩。其实历代史书都是这样的。都是龙,都是异象,都是红灯,唯独晋书出格。笑话集中的笑话,林玉和《世说新语》,就是被塞进去的。就连你明路和苏姬神这样的奇闻异事也能凑成数字。我真的很佩服你!《旧唐书》说方凌轩一伙太八卦,喜欢太好奇;赵翼说,鬼故事和段子都放在正史里,除了《晋书》真的失传了。《四库全书》也说的哑口无言,说你们一会儿是鬼故事,一会儿是正史。你在做什么?
第三,有疏漏。晋代有一个人叫马懿,很有名,没有被列入列传。有个叫郭琪的名人也没被接待过。再比如刘的遗民,何震等等。这些人大多是名人。也许编辑部的成员认为这些人没有实用价值,所以留下了。如果说做这样的选择情有可原,那么《晋书》地理上的错误就有些毁灭性了。说到北京,东城区就被冷落了。说到河北,忘了提石家庄;说到河南,忘了说郑州;说到黑龙江,没有提到哈尔滨...清朝的洪气得说这不是乱说吗!
第四,有冗余和琐碎。有的人前面说了一次,后面又说了一次。南宋的晁说,如果《晋书》是第二,没有人会羞于说它是第一。人家晁吴公只是嘴上说说,明朝的毛国瑜却当真了。他大笔一挥,删掉了原著的三分之二,做了一部40卷的晋书,但他老人家删得有点过分,甚至让他删掉了20卷的记载。
最后,书中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前面说这个人今年还活着,后面说这个人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这里说这个人今年在山西当官,那里又说这个人几年前被调到北京!这里说某人做的某件事被记录在官方记录里。你看目录,哎,没有官方记录,订婚很久了。哦,官方记录本来就是官方记录,但是你在官方记录里面找,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比如桓温的《人怎能不如树》,这里说发生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那里说发生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晋书就是这个任性,所以跟你开玩笑。
之所以有这么多问题,主要是晋书是集体编的,不是一个人编的,就像书商存书,列个单子,分成几份,给每个作家整理,写完再合并,好不好!《晋书》的集体编制是有优势的,优势就在于你只能按量任命,可以安排你擅长的。比如《推背图》的作者李,喜欢神谈的东西,就让他搞《天问志》和《五行志》。毕竟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有限的,提高《晋书》的广度自然有帮助。但书完成后,没有人能从头到尾看完,甚至编辑部似乎也没有仔细检查,以至于有些错误连外行人都能看出来,给书完成后留下很多永久的遗憾。
最后当然是总结。
如何评价《晋书》?这本书有很多错误,但也有很多亮点,绝对不会沦落到二十四史的最底层。而且《晋书》的断层,在后世很多史书中也是存在的。如果只是在各大论坛说说笑话也没关系。如果是搞专业研究的,就要查阅不同的资料,互相印证。具体到晋书,著名的点校本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南宋叶适说《晋书》赢了78%,输了23%,28%可能有点过誉了,但是三七的评价还是很响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