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围棋?它起源于何时哪个国家?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耀左。中国古代叫围棋,可以说是象棋的鼻祖。围棋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史本》记载:“尧造围棋,精于此道。”晋代张华继承并发展了《博物志》中的这句话:“尧使围棋教子。或云:舜以其子而商愚,假装去教之。”隋唐时期,经朝鲜传入日本,又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棋盘和黑白圆形棋子下棋。棋盘上有纵横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下棋,落地后不能移动,圈地多的一方获胜。在中国古代围棋中,黑白棋手将两枚棋子放在对角星位置(对角星布局),先下白棋。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次规则,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类游戏。

国际象棋:

棋子:棋子分黑白。多为扁圆形(也有双面突起的应棋子)。棋子数应为180个黑白棋子各一个。(见中国围棋规则(2002年版))。棋子是圆的。在中国,一边是平的,一边是凸的,而在日本,两边是凸的。云子,产于中国云南,500多年来一直受到棋手的青睐。比较珍贵的棋子有玛瑙、贝壳等。

棋盘:纵横方向等距离、垂直交叉的19条平行线,构成19×19=361个交点(以下简称“点”)。盘面上有九个点,称为星位,中央星位也叫“天元”。下棋时,你放开的子要放在星上。棋盘可分为角、边和中腹。在最初的学习中,有13×13和9×9个棋盘。此外,部分现代出土文物为15×15、17×17的稀有棋盘。

棋钟:在正式比赛中,计时器可以用来限制选手的时间。非正式比赛一般不使用计时器。

国际象棋手册:记录国际象棋比赛的工具,通常是笔记本的形式。